何处寺飞来,天与开山留佛住;
此间尘不到,我非观水亦心清。
何处寺飞来,天与开山留佛住;
此间尘不到,我非观水亦心清。
这首诗以清远峡山寺为背景,通过巧妙的对联形式,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何处寺飞来”,以疑问和惊奇的语气描绘了寺庙的突然出现,仿佛从天而降,充满了神秘感。接着,“天与开山留佛住”一句,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寺庙与山峦融为一体,更暗含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后两句“此间尘不到,我非观水亦心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外界的尘嚣难以侵入,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尘”既指外界的物质尘埃,也象征着世俗的烦恼和杂念。诗人通过“非观水亦心清”的表述,表明了内心的平静并非依赖于外在的景物,而是源自内心的修为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种超越表面现象,直达内心深处的思考,体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远峡山寺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