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西征赋,谁知大雅吟。
衡山秋色壮,湘水暮云深。
二女重华泪,孤臣众妒心。
应知摇彩笔,山鬼啸空林。
不读西征赋,谁知大雅吟。
衡山秋色壮,湘水暮云深。
二女重华泪,孤臣众妒心。
应知摇彩笔,山鬼啸空林。
这首明代佘翔的《读方员外浮湘集赋赠(其二)》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同时也寓含了深远的历史和情感内涵。首句“不读西征赋,谁知大雅吟”,表达了对方员外作品的高度评价,暗示只有深入阅读才能领略其中的高雅意蕴。
接下来,“衡山秋色壮,湘水暮云深”两句,通过描绘衡山的秋色和湘水的暮霭,展现出一种苍茫而深沉的意境,寓言了历史的厚重与时光的流转。
“二女重华泪,孤臣众妒心”一句,借用了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以及屈原遭贬的孤臣形象,寄寓了对忠贞被误解和贤才遭嫉的感慨。
最后,“应知摇彩笔,山鬼啸空林”以“摇彩笔”象征文思如飞,而“山鬼啸空林”则暗指诗人的孤独与不平,仿佛能听到山鬼在寂静的森林中发出的呼号,增添了诗歌的悲壮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文学作品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体现了诗人佘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彼美巉岩石,谁施黼藻功。
回岩明照地,绝壁烂临空。
锦段鲜须濯,罗屏展易穷。
不因秋藓绿,非假晚霞红。
羽客藏书洞,樵人取箭风。
灵踪理难问,仙路去何通。
返驾归尘里,留情向此中。
回瞻画图畔,遥羡面山翁。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
芳草远迷杨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