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即事三首·其三》
《长安即事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徐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拖紫腰金不要论,便堪归隐白云村。

更无名籍强金榜,岂有花枝胜杏园。

绮席促时皆国器,羽觥飞处尽王孙。

高眠亦是前贤事,争报春闱莫大恩。

(0)
翻译
富贵荣华无需多言,足以在白云村过隐居生活。
没有世俗名利的束缚,哪里有比杏花园更美的景色。
华丽的宴席上都是国家栋梁,杯盏交错间尽是贵族子弟。
高枕无忧也是古代贤人的追求,但怎能忘记春天科举的大恩大德。
注释
拖紫腰金:形容显贵或富贵。
不要论:无需考虑。
归隐:退隐,隐居。
白云村:隐居的地方,象征田园生活。
名籍:官职或名册上的身份。
强金榜:世俗的功名。
杏园: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比喻繁华或人才汇集之处。
绮席:华丽的宴席。
国器:国家的重要人才。
王孙:贵族子弟。
高眠:高枕无忧,悠闲生活。
前贤事:古代贤人的生活方式。
春闱:春季科举考试。
莫大恩:极大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属于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心境。

"拖紫腰金不要论"一句,通过对豪华装饰的拒绝,显示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然态度,表明他对于贵族生活已经不再执着。

"便堪归隐白云村"则是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到一个远离喧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地方去居住和修养。

以下两句"更无名籍强金榜,岂有花枝胜杏园"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这种心境。"名籍强金榜"指的是仕途上的荣誉和地位,而"花枝胜杏园"则是比喻自然的美好超越了人间的繁华。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

"绮席促时皆国器,羽觥飞处尽王孙"则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奢侈场景。"绮席"和"羽觥"都是高贵的生活用品,而"国器"和"王孙"则代表了皇室或权贵家族。这两句诗意在强调,即使是在豪华的宴会中,所有这些奢侈的物品和尊贵的人物也都无法留住诗人的心。

最后两句"高眠亦是前贤事,争报春闱莫大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隐士生活方式的赞美。"高眠"指的是安然无忧的睡眠,而"前贤"则是对古代那些选择隐居山林的人物的尊称。"争报春闱莫大恩"一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朝廷恩惠的淡漠,即使是在春日里,人们都在争相报效以求得皇帝的赏识和恩赐,但诗人认为这些都不重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好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愿。

作者介绍
徐夤

徐夤
朝代:唐   籍贯:福建莆田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你喜欢

思旧诗·其六

关路前致辞,劳劳子何之。

凌秋进凿凶,慷慨趋危陴。

新组行就列,旧恩良不訾。

三命等浮埃,取义终若饴。

招魂魂孰归,将丽太常旗。

(0)

冬夜月色明皎与诸子宿雷峰祝天和尚

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

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

明朝荐取无言偈,香雪蒙头答未能。

(0)

与侄涛时五十又一·其二

经史吾家学,临池汝擅奇。

不缘争道悟,自得画前师。

下笔若斧劈,疾书如电驰。

纵横任神理,千古白猿知。

(0)

春暮遣怀

搔首春光暮,浮生几度中。

鹧鸪啼不断,芳草恨无穷。

岂为年华惜,谁将幽意通。

佳期长恐晚,莫与美人同。

(0)

遣闷·其六

江山满目总生愁,愁压江云静不流。

欲泛长江问愁绪,茫茫烟水一孤舟。

(0)

纪怀家慈

高怀何日置,回首转清凄。

久客劳慈母,长贫缺继妻。

望云天际北,啮指寝门西。

无夜无乡梦,朝朝怅晓鸡。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