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重依依舞态低,任人攀折路东西。
何如渡口成林处,留得黄莺到夜啼。
雨重依依舞态低,任人攀折路东西。
何如渡口成林处,留得黄莺到夜啼。
这首《长安柳》由唐代诗人修睦所作,通过对长安柳树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
首句“雨重依依舞态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柳树轻柔的姿态,仿佛在细雨中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柔美而哀愁的意境。这里的“依依”不仅形容了柳枝随风摇曳的情态,也暗示了柳树在雨中的柔弱与无助。
次句“任人攀折路东西”,进一步揭示了柳树的处境。它不避风雨,也不惧人世的纷扰,任由人们在其枝条上攀爬折取,无论是道路的东边还是西边,都留下了人类的痕迹。这句诗通过柳树的坚韧与宽容,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后两句“何如渡口成林处,留得黄莺到夜啼”,将视角转向了柳树的另一番景象。在渡口旁,柳树成林,成为了黄莺栖息之地。夜晚时分,黄莺的啼鸣声此起彼伏,为这片林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黄莺的夜啼,不仅展现了柳树的繁茂与生态的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长安柳》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状态,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微妙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
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垣适多事,忧心生病根。
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
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
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
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梁苑昔倾盖,膺门尝赠鞭。
几回留客舍,四纪度星躔。
染翰频穿砚,翻书屡绝编。
文章传累世,功业慕当年。
怀宝思求售,趋时辄遘邅。
宋忠徒问卜,孟子本知天。
得丧时难必,穷通命使然。
半生淹贡部,晚节困乘田。
事盬才非称,歊喧性未便。
畏途嗟坎壈,野思忆潺湲。
解绂无终竞,同袍每共怜。
老来心更逸,归去乐应全。
凤翮翔千仞,鲵蟠入九渊。
旧交尤惜别,后学欲钻坚。
湖峤新营第,河滨促放船。
一经勤教子,三径往邻贤。
顾我今耆艾,投閒伫冶甄。
何时江海上,拂榻重相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