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寻遗迹,徐行绕翠微。
野藤争路出,沙鸟背江飞。
荒步游人夕,残碑识者稀。
逾时长啸去,落叶满苔衣。
镇日寻遗迹,徐行绕翠微。
野藤争路出,沙鸟背江飞。
荒步游人夕,残碑识者稀。
逾时长啸去,落叶满苔衣。
这首清代诗人何盛斯的《游梓州琴良寺》描绘了作者在琴良寺周围闲游的情景。首句“镇日寻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热衷和探寻,显示出他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接着,“徐行绕翠微”描绘了他缓缓而行,欣赏着周围的青翠山色,显得悠闲而从容。
“野藤争路出,沙鸟背江飞”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藤蔓攀爬,沙鸟飞翔,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傍晚时分,“荒步游人夕”,诗人独自漫步在荒凉的小径上,夕阳西下,更显寂寥。
“残碑识者稀”则揭示了历史的沧桑,那些曾经的痕迹如今已鲜有人知,只有少数识得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历史韵味。最后,“逾时长啸去,落叶满苔衣”,诗人感慨之余,发出长啸,落叶飘落在他的苔衣上,增添了画面的凄美与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踪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庞公有名言,鱼鸟托栖止。
而其遗子孙,亦在安而己。
子有丘壑趣,文弱与时背。
强梁方蛇吞,贪黩亦虎噬。
何以犯多难,适为田业累。
深泥没老象,自拔须勇志。
连环将谁解,旦暮迭兴废。
所以明哲徒,置身兴废外。
贤者蘧伯玉,知非复何悔。
晴燠不可恃,一夕冬令变。
屡忘和煦恩,惟曰祈寒怨。
老屋雪没隙,广泽风肆便。
反覆鼓洪涛,扬簸塞荒堑。
隐然洞庭乐,勇盛阖闾战。
万物刍狗如,埋没加蹂践。
凌晨枉严冱,野日复葱茜。
仁哉天地心,观复斯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