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蓬瀛台二首·其一》
《蓬瀛台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

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

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

(0)
翻译
广阔的天空与无边的大海相连,遥望蓬莱仙境之路漫长无尽。
秋天的信息只能依靠诗人的笔墨传递,春天的情感常常因怀念楚地而感伤。
环绕四周的山峦如画卷般美丽,千年的兴衰变迁使得树木已显得苍老。
即使宫殿荒废,荆棘丛生,听到琴声又何必泪水沾湿衣裳。
注释
青冥:指天空,高远无际。
蓬瀛: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指仙境。
秋信:秋天的讯息,此处指季节更替或远方的消息。
楚魂:泛指楚地的情感,可能暗含思乡之情。
萦回:盘旋往复,形容山势曲折。
兴废:兴盛和衰败。
台倾:宫殿倒塌,象征昔日繁华的衰落。
涕沾裳:流泪沾湿衣裳,表达悲伤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缅怀和伤感。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两句以广阔的视角展开画面,青色的天空似乎与无垠的大海相连,蓬瀛(即蓬莱仙岛)虽然在远方,但那条通往过去的道路却显得格外漫长。

“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秋天的消息通过信件传递,诗人以客子的身份将这份思念寄托在诗中,而春天的到来,却又唤醒了他那颗为楚地所伤的心。

“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变化。山峦在诗人眼中宛若一幅画卷,而那历经千年的古树,却早已长满了苍苔。

最后,“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历史的遗忘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蓬瀛台由于年代久远而倾颓,长满了荆棘,而诗人在听闻琴声时,却只感到悲从中来,泪水涟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途中杂诗

百丈插水岩,壁上迸飞瀑。

我舟行瀑下,琤琤鸣碎玉。

槎丫大滩来,篙师气先肃。

扁舟刷风雨,眩眼雷电速。

抛梭出浮澜,冰雹乱追逐。

回头一顾间,已下前山麓。

谁为性命忧,山气清两目。

(0)

滹沱

乐城昨夜共悲歌,击碎春镫感慨多。

破晓行来残醉在,萧萧寒日渡滹沱。

(0)

漫成

初日照桃花,山房春事赊。

簪抽林外笋,旗展雨前茶。

室有安禅榻,门无过客车。

莫锄阶下草,留取听鸣蛙。

(0)

和谢朓镜台

宝台临净饰,一顾重千金。

表里镂七宝,分明无两心。

丹华灼烈烈,翠帐垂沈沈。

芳袖幸时拂,应门重且深。

(0)

秦淮杂诗·其三

秦淮箫管遏行云,一盏华镫照夜分。

残局东林还未了,秀才复社又论文。

(0)

秋夜同润堂知白露坐平台有怀筠塘先生邵陵

平台高敞压回流,蕲簟胡床坐上头。

凉笛一声天在水,飞鸦数点月横秋。

莫辞玉斝倾三雅,更对金波咏《四愁》。

无那闪湘浦隔,茱萸江路渺夷犹。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