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韩文公祠》由清代诗人张尚瑗所作,通过对韩愈的追思与敬仰,展现了对韩愈文学成就和道德风范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句“总角诵公文,不啻编三绝”开篇即表达了对韩愈文章的极高评价,认为其作品如同经典之作,流传甚广,深受喜爱。接着“半世味公道,无能剑一吷”则以个人经历,表达对韩愈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共鸣,虽未能完全领悟,但内心已深深受到触动。
“维公不朽姿,薄云贯虹蜺”赞颂韩愈的不朽精神,将其比作穿透云层的彩虹,象征着其思想和作品的深远影响。“谤伤与夸眩,两者均蠓蠛”指出世间对韩愈的评价既有赞誉也有诋毁,但这些都不足为道,不足以动摇其地位。
“氛氲一瓣香,万古应同爇”进一步强调韩愈的影响将永远存在,如同一缕香烟,穿越时空,永不停息。“举举何未生,敢云景行切”表达了对韩愈的崇敬之情,不敢轻易与之相比。
“潮阳谪宦区,偶然鸿爪雪”描绘了韩愈被贬潮州的经历,如同雪中留下的鸿雁足迹,虽是偶然,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借此涤炎陬,海滨斗杓揭”则表示通过韩愈的事迹,得以洗涤心灵,揭示出海滨的斗杓(指南针)般的指引意义。
“湖流漾清派,峰势环飞岊”描绘了潮州的自然风光,湖水清澈,山峰环绕,象征着韩愈作品的清新脱俗。“江山衔明德,临眺心神澈”表达了对韩愈品德的赞美,站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心灵得到了净化。
“白云飘檐楹,恍忆灵旗掣”以白云飘动比喻韩愈的精神如灵旗般飘扬,令人怀念。“史公识尊圣,世家表弟子”赞扬韩愈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后人对其的尊敬与传承。
“后虽未敢例,义在可窃比”表明虽然自己无法与韩愈相提并论,但在道义上可以学习和效仿。“济济伊洛徒,游扬复罗李”提到伊洛学派的学者们,他们传播和发扬了韩愈的思想。
“韩门数入室,若籍湜服喜”表达了对韩愈门下弟子如韩籍、韩湜等人的敬佩。“唐宋两朝史,附传共编记”指出韩愈在唐宋两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其事迹被编入史书。
“匹夫百世师,坡言得之矣”引用苏轼的话,强调韩愈作为普通人的影响力,如同百世之师。“配禹尚非夸,传轲又何訾”对比韩愈与古代圣贤,表明其地位并非夸大之词。
“荒荒海水南,明珠孕天水”描绘了韩愈在南方的影响力,如同海中的明珠孕育于天水之中。“过化遂成材,庙食芳蘋芷”表达了韩愈思想的传承,人们在祭祀他的同时,也继承了他的智慧。
“虬枝侍郎木,桧楷同薿薿”以虬枝侍郎木(可能指某种树木)与桧楷(两种树名)的繁茂,象征韩愈思想的深远影响和后人的传承。
综上所述,《谒韩文公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韩愈的崇高敬意和深刻理解,不仅赞美了其文学成就,更突出了其思想和道德风范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