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
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
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
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
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
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
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
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
此词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开篇“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两句,以轻柔的风声和繁茂的绿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琅玕之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与四月的绿意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诗人将目光投向湖光山色,心中却涌起淡淡的惆怅。春天的莺啼虽美,但似乎也带来了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主题。这里的“只是莺声熟”,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接下来,“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诗人感叹自己青春短暂,每日面对的是如同丝绢般细腻的时光流逝。这里运用了“锦瑟”这一古典意象,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与上文的“年华促”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紧迫的主题。
最后,“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荒凉的画面:幽深的山涧中,寒藤缠绕,稀疏的树木间,点缀着几座黄茅屋。这种画面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整个画面在色彩上采用了冷色调,与前文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醉花阴·题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
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
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
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
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
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
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
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
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
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
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
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
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
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