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
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
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
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
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
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
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
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
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
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
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
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
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友情和遇难时受助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开篇“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两句,诗人首先提到了过去向某位尊长进献书信的情形,这里所说的“关河”可能是指边塞之地,而“左冯”则是一种古代的地名。紧接着的“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两句,表明诗人在困难时刻得到了庾信(庾公)和王粲等人的帮助,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朋友之情深重。
中间部分“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几句,描绘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友谊氛围,其中“全家寓近封”表明诗人与贵族或官宦有着不解之缘,而“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则生动地展现了朋友间共同欣赏美景的情趣。
随后,“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几句,又转向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其中“顾念梁间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而“深怜涧底松”则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深切爱恋。接下来的“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两句,则是对山水美景与饮酒乐趣的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几句,转而叙述了战争动乱和个人的流离失所之苦,其中“寇难旋移国”表达了战乱频仍导致国家频繁迁徙的惨状,而“漂离几听蛩”则写出了个人在战乱中的无家可归。接着,“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两句,则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苦短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最后,“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几句,通过对雪、烟和鸟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头发斑白和行迹难寻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末尾,“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几句,则写出了诗人继续前行,寻找新景致以抒发胸臆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郁攸百道起寒空,馀辉倒射夜溪红。
细族凡鱼群跳缩,神蛟怪鳄仰巃嵷。
错认骊珠谁捲去,飞华撒艳幽峰曙。
玄冥促辔倚苍屏,赤熛怒目微相觑。
落木纷纷舞碧霄,霜林蓊翳陡萧条。
老干何心需雨露,炎灰作意引扶摇。
玉龙宛转金风里,照月薰星吹不已。
自从瘴土得馀威,祝融未许勾芒死。
可怜巢鸟自惊飞,可怜奔狖失林依。
不念巢许枕中石,岂念夷齐石上薇。
枕中石上分霞霰,千崖万壑遥相见。
阴洞虚岩取次明,地户天门光一串。
此时倦客倚孤洲,眼看流水倍悠悠。
片片轻云辞岫出,入予襟抱满扁舟。
审知留后繇潮始,潮虽盗贼使民宜。
四门学建来千士,百货泉通集众离。
仁义侯存国可窃,友于弟及政堪为。
威军节度洵威武,白马三郎果白眉。
从兹以下休更仆,景升豚犬并堪悲。
紫宸白梃仍交续,老兄虽逝子阴施。
九龙帐里栖金凤,一叶沟前放国师。
宝皇晶殿方增美,春燕梧村忽共隳。
瓦砾人来重肆虐,建州兵盛反相夷。
三山独畏陈人宝,建水愁闻杨剥皮。
沉阏干戈谁实解,蜗蛮触斗总俱糜。
难弟难兄终若此,归唐归越又奚疑。
朱连卓李成何事,空为戎首自横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