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 注释
- 正宫:宫调名。
正宫是元曲常用的宫调,十二宫调之一。
醉太平:曲牌名。
小令兼用。
又名“凌波曲”,入“正宫”,亦入“仙吕”“中吕”。
首二句须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
夺泥燕口:从燕子口里夺泥。
削铁针头:从针头上削铁。
刮金佛面:从佛像面上刮金。
鹌鹑:鸟名,头尾短,状如小鸡。
也叫“鹑”。
嗉:鸟类食囊。
鹭鸶:水鸟名,腿长而细瘦,栖沼泽中,捕食鱼类。
又称白鹭。
劈:用刀刮。
精肉:瘦肉。
刳:剖、挖、刮。
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用来讽刺官僚、地主。
- 翻译
-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是一首讽刺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辛辣地批评了那些贪婪成性、不择手段追逐蝇头小利的人。诗人以“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来形容他们的贪婪行为,连细微之处也不放过,甚至不惜伤害无辜生物来搜刮。鹌鹑嗉里的豌豆、鹭鸶腿上的精肉、蚊子腹内的脂油,这些都是他们目光短浅、无所不用其极的象征。
“无中觅有”四字揭示了他们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即使在空无一物中也要寻找所谓的“财宝”。最后,“亏老先生下手”一句,以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种贪婪行径的鄙夷,称这种人为“老先生”,实则暗含对他们的不屑和嘲笑。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通过日常小事的夸张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上贪婪之人的辛辣讽刺,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和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华胥引.重午感旧
新苔凝础,閒雀窥帏,澡兰旧节。
画鼓声沈,燎炉焰短愁篆结。
不信邻笛惊风,助晓吟凄咽。
墙角双榴,褪红还上裙褶。
梅雨江南,送离魂、怨流菰叶。
楚云章句,沈沈秋心半箧。
晼晚归帆何处,恨路长波阔。
呵壁荒唐,酹觞清些谁答。
木兰花慢·其一西斋坐雨,威如书至
露凉花堕夕,浅秋在,水西阑。
看照鬓清波,疏人翠箑,惯得幽单。更残。
睡迟病枕,有哀蛩、和笛咽尊前。
独客慵忺越酝,故人新费吴笺。居然。画扇好青山。
邀梦发苍颜。奈秋鸿踪迹,江蓠易撷,津柳难攀。
愁端。背镫自理,过中年、禁得雨声閒。
莫道沧江岁晚,惊尘不到鸥边。
沁园春.寿胡守
把酒西湖,问梅一笑,为谁试花。
有淡庵人品,精忠许国,文昌地位,清白传家。
鸾检封芝,麟符剖竹,立马嘶风催戌瓜。
从今好,听夜郎江上,谯鼓喧檛。雌堂玉暖吴娃。
向燕寝香中早放衙。
但一麾十里,风清画戟,五溪六诏、云拥高牙。
褒玺疏荣,锋车趣召,万寿杯中色翠霞。
何须更,问武陵玉屑,勾漏丹砂。
满江红.浣花因赋
锦里先生,草堂筑、浣花溪上。
料饱看、阶前雀食,篱边渔网。
跨鹄骑鲸归去后,桥西潭北留佳赏。
况依然、一曲抱村流,江痕涨。鱼龙戏,相浩荡。
禽鸟乐,增舒畅。更绮罗十里,棹歌来往。
上坐英贤今李郭,邦人应作仙舟想。
但□呼、落日未西时,船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