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
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
卢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
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
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
卢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
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的《过思明》,描绘了诗人远离瘴疠之地,在溪边过夜的情景。首联“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今夜得以在溪边栖息的感慨。颔联“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通过“残鸡月”和“落叶风”形象地刻画出夜晚的寂静与凄清,月光如水,秋风落叶,显得孤独而冷寂。
颈联“卢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运用典故,卢循是东晋末年的将领,此处暗指战乱未平;杨仆是汉朝的大臣,这里借喻自己年事已高。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自身老去的忧虑。
尾联“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以“寒星”和“烧影红”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起身离开,星光下前行,前方村庄的炊烟袅袅,映照出一片红光,暗示黎明即将到来,也隐含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对世事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