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
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脩来无水痕。
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
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脩来无水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通过对水波和红蓼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情赞美。"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这两句以动态的视角捕捉了江水的流动和变幻,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不断更新的生命力。"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脩来无水痕"则通过对红蓼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好境界,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品格高雅、笔力雄健的佳作。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牴。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昨夜关山雪,仆夫晨起惊。
挥鞭骑紫马,晓入洛阳城。
川原渺茫茫,长啸视八纮。
有如乘风驭,迢递奔玉京。
伊水象天河,云涛向东倾。
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
予心正浩荡,万里赴归程。
遥望嵩峰顶,连天冻峥嵘。
欲攀玉女窗,举手摩太清。
思之不可去,怅望空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