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台山石桥庵院》
《题天台山石桥庵院》全文
宋 / 綦崇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林麓阴森径屈盘,渐惊危步入重峦。

地分宝刹临空翠,天设飞梁跨激湍。

雾暗云蒸山气肃,雪翻雷辊水声寒。

我来不作多求想,试出神光变现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石桥庵院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雄伟。首句“林麓阴森径屈盘”,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林木茂密,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接着,“渐惊危步入重峦”则表达了随着攀登高度的增加,所见之景愈发壮观,步步惊心。

“地分宝刹临空翠,天设飞梁跨激湍”两句,将宝刹(寺庙)与飞梁(桥梁)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也暗示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宝刹位于翠绿的山巅,飞梁跨越湍急的水流,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雾暗云蒸山气肃,雪翻雷辊水声寒”则通过雾气、云层、山风、雪花和雷声等元素,渲染了山中环境的肃穆与寒冷,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雾气弥漫,云层蒸腾,山风凛冽,雪花翻滚,雷声轰鸣,水声潺潺,这些自然现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最后,“我来不作多求想,试出神光变现看”表达了诗人来到此地,不为世俗所累,而是希望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神妙之处,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启示。这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石桥庵院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自然之奇的独特审美情趣,以及在自然面前寻求精神寄托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綦崇礼
朝代:宋

(1083—1142)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猜你喜欢

南流底处所,绛帐居尊严。

(0)

青玉案·其二丁未寿八窗叔

去年曾借梅为寿。转眼垂弧小春又。

一笑巡檐清影瘦。

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

新来东阁高吟就。金鼎家声自依旧。

唤取玉妃重举酒。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0)

水调歌头·其二十三题临江驿和徐意一韵

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

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乾。

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瀹龙团。

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叹平生,环辙迹,已苍颜。

梅花雪片万里,奚又絷南冠。

应是江山好处,犹待推排老眼,天未许休官。

莫忆故园竹,日日报平安。

(0)

八声甘州·其三和刘仓贺蜀捷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襟喉重疆陲。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

向棋边聊且,官事了痴儿。

雨未阴、毋忘户牖,挂长绳、系不住铜仪。

空遐想,桃源春媚,安得追随。

(0)

道间梅花可爱风后无复存者

可恨封姨妒双玉,飘残羽袂委泥涂。

香馀江路诗传甫,影落孤山仙去逋。

桃李儿曹从后我,竹松朋友肯疏吾。

梦回纸帐身为蝶,留得掀篷数尺图。

(0)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其三

幕底从游数月间,孤灯冻酒饱相欢。

平生得此于人寡,举世如斯知己难。

舍我遽轻千里别,祝君惟有一分宽。

杨花正怯春归去,忍向南关送客看。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