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借梅为寿。转眼垂弧小春又。
一笑巡檐清影瘦。
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
新来东阁高吟就。金鼎家声自依旧。
唤取玉妃重举酒。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去年曾借梅为寿。转眼垂弧小春又。
一笑巡檐清影瘦。
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
新来东阁高吟就。金鼎家声自依旧。
唤取玉妃重举酒。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青玉案·其二》,是一首描写春日赏梅并忆往年的诗作。诗中“去年曾借梅为寿”表明了上一年度曾以梅花为寿,庆祝生辰。而今时节已经是小春时节,“转眼垂弧小春又”,时间流逝,春天的阳光似乎更加柔和。
诗人在赏梅之际,不禁露出会心一笑。巡视着屋檐下清澈的影子,感受到梅花瘦弱而高洁的美。"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则是说在雪花纷飞的边际,与友人闲话之间,细心地收集梅花的香气,并将其藏于白色瓷器中,期待着天气回暖,冰雪融化时节的到来。
诗的后半部分“新来东阁高吟就。金鼎家声自依旧。唤取玉妃重举酒”表达了诗人在新到的东阁之中,以高亢的声音吟诵诗歌,感受到家族的荣耀如同金鼎般经久不衰。而“唤取玉妃重举酒”则是召唤贵妇(玉妃)再次举杯共饮。
最后,“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意味着在众多花卉中,只有一枝梅花最为珍贵,其美丽和香气永远属于那位东边的主人。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寓意着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和对某种精神寄托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春梅的描绘,以及与朋友间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简单而高洁之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族荣耀、个人情感以及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
愁与醉相和,昏昏竟若何。
感年怀阙久,失意梦乡多。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
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
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