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乘日》
《乘日》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

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
sòng / wángānshí

chéngsāiyuánfēngtángguī

jiēyuèyànquèbèirénfēi

yānshuǐxiāngjiāshū驿使shǐ

cōngcōngzhàoyánhènzhēng

注释
乘日:趁着太阳。
塞垣:城墙。
御风:驾驭风。
塘路:池塘边的小路。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跃马:策马疾驰。
雁:大雁。
背人飞:背对着人飞。
烟水:形容景色迷茫如烟雾笼罩的水面。
吾乡:我的家乡。
家书:家信。
驿使:传递信件的使者。
颜色:容颜。
恨:遗憾。
征衣:远行时穿的衣服。
翻译
趁着阳光穿过城墙进城,骑着风在池塘边的小路回家。
胡人纷纷策马离去,大雁却背对着人向北飞。
家乡的风景如烟如水,收到家书的使者却很少。
匆匆忙忙地照见自己的容颜,遗憾不能洗去远行的征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途的急迫心情。开篇“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穿越边塞,驾驭着风势,沿着塘埂之路向家乡进发的壮丽画面。这里,“塞垣”指的是边塞或长城,而“御风”则是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家的迫切与不舍。

接着“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两句,通过对比胡人(北方民族)骑马而去和大雁背向人飞翔的情景,强调了自己与家乡的隔绝。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两句,则将故乡描绘得如同烟水中的幻影,而家书(家信)却像稀少的驿站信息那样难以得到。这里,“烟水”意象着朦胧而又遥远的家园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不易触及的无奈。

最后,“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两句,诗人急促地用眼前的景物来安慰自己的心情,却又感到沮丧,因为无法用这些景象来洗净自己长时间旅途中积累的情感之尘。这里,“征衣”指的是旅途中的衣物,象征着离家在外的辛酸和劳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乡之路的急切渴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赠乐天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0)

飞龙篇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0)

孟津诗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

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

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

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

曜灵忽西迈,炎景继望舒。

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

(0)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0)

黄鹤楼联

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0)

苏轼祠联

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