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
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
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
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途的急迫心情。开篇“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穿越边塞,驾驭着风势,沿着塘埂之路向家乡进发的壮丽画面。这里,“塞垣”指的是边塞或长城,而“御风”则是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家的迫切与不舍。
接着“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两句,通过对比胡人(北方民族)骑马而去和大雁背向人飞翔的情景,强调了自己与家乡的隔绝。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两句,则将故乡描绘得如同烟水中的幻影,而家书(家信)却像稀少的驿站信息那样难以得到。这里,“烟水”意象着朦胧而又遥远的家园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不易触及的无奈。
最后,“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两句,诗人急促地用眼前的景物来安慰自己的心情,却又感到沮丧,因为无法用这些景象来洗净自己长时间旅途中积累的情感之尘。这里,“征衣”指的是旅途中的衣物,象征着离家在外的辛酸和劳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乡之路的急切渴望。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