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冰井寺,半里印松门。
映月趋香海,疏云透法源。
涧窥擎宝女,林饮听经猿。
汰浊恒河去,蠲屙甘露存。
精蓝开藻荇,梵供濯兰荪。
呵护蟠螭藏,皈依怖鸽魂。
涵天浮白象,洑地出青鸳。
涓滴西来意,清凉净土尊。
军持閒溉泻,杖锡引潺湲。
止观真何事,因心在不言。
一泓冰井寺,半里印松门。
映月趋香海,疏云透法源。
涧窥擎宝女,林饮听经猿。
汰浊恒河去,蠲屙甘露存。
精蓝开藻荇,梵供濯兰荪。
呵护蟠螭藏,皈依怖鸽魂。
涵天浮白象,洑地出青鸳。
涓滴西来意,清凉净土尊。
军持閒溉泻,杖锡引潺湲。
止观真何事,因心在不言。
这首诗描绘了冰井寺的清幽与庄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神圣。诗人以“一泓冰井寺,半里印松门”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冰井寺仿佛是大自然与宗教信仰交汇的圣地。
“映月趋香海,疏云透法源”,月光下,寺庙仿佛与香海相连,云雾中透露出佛法的源泉,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涧窥擎宝女,林饮听经猿”则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如山涧中的女子和林间的猿猴,间接地表现了寺庙的神秘与和谐,它们似乎也在聆听佛法的教诲。
“汰浊恒河去,蠲屙甘露存”,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恒河之水被净化,甘露得以留存,象征着佛法的净化力量,能够洗涤心灵的污垢,带来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精蓝开藻荇,梵供濯兰荪”,精美的寺庙如同生长着藻荇的池塘,梵供则如同洗净的兰花与香草,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环境的优雅与清净。
“呵护蟠螭藏,皈依怖鸽魂”,蟠螭(龙的一种)藏于寺庙之中,象征着守护与庇护;皈依的鸽子不再恐惧,意味着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安宁。
“涵天浮白象,洑地出青鸳”,天空中仿佛浮现出白色的象群,地面则涌出青色的鸳鸯,这些景象既神秘又美丽,增添了诗的意境。
“涓滴西来意,清凉净土尊”,每一滴水都蕴含着西来的佛法之意,寺庙被视为清凉的净土,尊贵而神圣。
最后,“军持閒溉泻,杖锡引潺湲”,军持(僧侣使用的水器)在闲暇时灌溉,杖锡(僧侣行脚的工具)引领着潺潺流水,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修行的专注。
整首诗通过对冰井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庄严,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武皇听歌长太息,倾城不难难绝色。
连娟脩嫭果自得,三十六宫宠无敌。
君不见孝宣既没王业衰,优游时事牵文辞。
延寿丹青最叵信,无盐侍侧捐毛施。
此时昭君去宫掖,边风侵肌雪满碛。
穹庐旃墙烧?蠡,琵琶怨思胡笳悲。
犹怜敌情不消歇,子孙累世称阏氏。
传闻汉宫翻可愁,纨扇绿衣长信秋。
燕啄皇孙两悽恻,当时无事成深仇。
覆杯反水难再收,深渊瞬息为高丘。
尘沙萧条猛虎塞,边民独记和亲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