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全不见,总在荔枝洲。
蟋蟀那知暮,芙蓉自作秋。
山随苍树出,水逐白云流。
渔父无心者,芦花使白头。
人家全不见,总在荔枝洲。
蟋蟀那知暮,芙蓉自作秋。
山随苍树出,水逐白云流。
渔父无心者,芦花使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盐步江上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
首联“人家全不见,总在荔枝洲”,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的氛围。荔枝洲,既是地理的具体地点,也是诗人内心向往的宁静之所。这里的人家,仿佛被时间遗忘,隐匿于葱郁的荔枝林中,与外界隔绝,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颔联“蟋蟀那知暮,芙蓉自作秋”,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生命状态与人类的情感体验相对照。蟋蟀不知日暮,仍在忙碌地鸣叫,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而芙蓉独自绽放,渲染出秋天的韵味,展现出自然界的独立与美丽。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暗示了即使在变幻莫测的自然中,生命依然有着其独特的节奏与韵律。
颈联“山随苍树出,水逐白云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意境。山峦随着苍翠的树木显现出来,水则随着白云的流动而流淌,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山与水,苍树与白云,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尾联“渔父无心者,芦花使白头”,以渔父的形象作为收束,表达了对自由与淡泊生活的向往。渔父,作为隐士的象征,无心于世事纷扰,只与自然为伴,芦花的白头,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这一联诗,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也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冬江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淡泊生活的向往。
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
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
青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
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
快此大美聚,亦使小拙妩。
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
焉知难易外,横纵入规矩。
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
不知虎视雄,一啸风林莽。
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
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
谓获㫺未搜,颇疑今者愈。
嗟哉余病耄,柰此众簧鼓。
弦上矢难留,蓄愤终一吐。
不期得吾心,君先树帜羽。
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
病几偶对论,阳气上眉宇。
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
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俯。
有得㫺几人,屈指君试数。
《与张荷塘论诗》【清·姚鼐】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青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快此大美聚,亦使小拙妩。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焉知难易外,横纵入规矩。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不知虎视雄,一啸风林莽。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谓获㫺未搜,颇疑今者愈。嗟哉余病耄,柰此众簧鼓。弦上矢难留,蓄愤终一吐。不期得吾心,君先树帜羽。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病几偶对论,阳气上眉宇。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俯。有得㫺几人,屈指君试数。
https://shici.929r.com/shici/mdGBqvy.html
秦宫丘墟汉宫圯,望仙铜雀参差起。
隋唐去后花绮空,流落谁家画图里。
桂殿椒堂十里香,绣襦宝带斗成妆。
前庭歌声后庭舞,凤辇不来深夜长。
玉瓯犀箸凉风发,团扇空悲旧时月。
不见千门万户时,秖今何处埋香骨。
马家大练长作裙,沈香锦袜随风尘。
君看掩鼻工谗者,何似辞恩下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