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冲雨访山家,独立匡庐领物华。
风雪漫天归路晚,一襟清气似梅花。
游醉石观渊明归庄,每醉卧此石,因名之。
靖节先生归去来,好怀长向此中开。
文采风流今已矣,还留醉石伴苍苔。
披云冲雨访山家,独立匡庐领物华。
风雪漫天归路晚,一襟清气似梅花。
游醉石观渊明归庄,每醉卧此石,因名之。
靖节先生归去来,好怀长向此中开。
文采风流今已矣,还留醉石伴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冒雨登山访友的情景,展现了其独立于自然之中的豁达心境。首句“披云冲雨访山家”,以“披”和“冲”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着,“独立匡庐领物华”一句,通过“独立”二字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形象,同时“领物华”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深切感受。
“风雪漫天归路晚,一襟清气似梅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访友归来时的环境氛围。风雪交加的归途,不仅增加了行程的艰难,也赋予了景色一种凄美之感。而“一襟清气似梅花”则巧妙地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象相融合,梅花的高洁与诗人的品格相映成趣,传递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最后一句“游醉石观渊明归庄,每醉卧此石,因名之”则引出了一个典故,借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归隐田园,诗人在石头上饮酒、沉醉,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通过“还留醉石伴苍苔”这一句,诗人将自然界的石头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相连,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访友、归途、饮酒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品格的坚守,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中园种嘉蔬,地瘠蔬叶稀。
蔓草杂其间,复尔缠绵之。
六月盛炎暑,亭午张赫曦。
园工力芟锄,根株俾无遗。
造化普发育,雨露无偏私。
去恶佑善良,人事理则宜。
兰蕙生当门,斩刈不得辞。
矧尔恶类繁,不去将何为。
独骑款段出,落日背高城。
行行过玉堤,忽听潺潺声。
会心岂必远,一笑儿童惊。
坐我瀑布傍,泠然洗中扃。
长安盛车马,轮蹄日轰轰。
向来通市中,无此祛俗清。
利名世所竞,独兹人不争。
会当即堤边,卑栖结吾楹。
饱听日无厌,不使尘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