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榻消寒杂咏·其三》
《病榻消寒杂咏·其三》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推蓬剪烛梦悠悠,旧雨依稀记昔游。

南国枭卢谁剧孟,北平鸡酒有田畴。

霜前啼鸟皆朱噣,月下飞乌尽白头。

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病榻消寒杂咏》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病榻为背景,通过描绘梦境和现实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老去的感慨。

首句“推蓬剪烛梦悠悠”,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独处病榻,借着微弱的烛光陷入深深的回忆。"蓬"象征着生活的困顿,"剪烛"则暗示夜晚的寂寞,"梦悠悠"则流露出无尽的思绪。

接下来的两句,“旧雨依稀记昔游”,进一步强调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旧雨"比喻旧友,"昔游"则是对昔日游历的回味。

"南国枭卢谁剧孟,北平鸡酒有田畴",诗人以南国豪杰剧孟自比,感叹如今无人能及,同时提及北平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霜前啼鸟皆朱噣,月下飞乌尽白头",通过描绘霜降前后的自然景象,寓言岁月如鸟,转眼已至白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诗人以病树自喻,即使身体衰弱,仍愿为朋友送上笛声,登上高楼,展现出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酬澹归法兄见赠之作

青山满眼隔年春,一造桃花两度新。

何幸随听芳草语,不妨同是报恩人。

作家喜见杨岐富,对客惭招雪窦频。

有赠顿忘言外意,感将怀抱向予真。

(0)

法堂

画栋朱楹敞翠岑,迢迢烟水到来亲。

门当晓日衔山影,座拥香云隐玉轮。

古柏逾深千嶂色,碧桃初暖一帘春。

可堪往事重追忆,寒夜泠泠立雪人。

(0)

小小沙虫羽翼成,群飞盈野复盈城。

逢人更会饶长舌,入队公然接短兵。

堂下俨行燕客刺,帐中还学楚歌声。

穷檐为尔难安枕,蛛网徒开一面生。

(0)

赠蜀中喻胜力居士

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

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

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閒。

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

(0)

无题

越国相思楚水涯,江蓠如箭柳如丝。

云迷巫峡神娥去,水绿湘潭帝子悲。

汉苑兰生人已寂,洞庭木落雁先知。

佩蘅谁向芳洲远,寥落灵均一帙辞。

(0)

游宝积寺汲卓锡泉至石洞经宿而归

山风何飕飗,堕叶掷虚阁。

远怀山月秋,顾不如畴昨。

梵宇如劫馀,寒原亦凋落。

数里有名泉,潆洄碧云端。

携筇探之去,石干青若盘。

入口晨露晞,剧饮不畏寒。

不将军持来,何以惠所欢。

石洞隔昏钟,明发问樵子。

围木晻暧中,枵穴仍聒耳。

岩林翳渍委,沾涩踏不起。

良材下维箨,诗人所为訾。

稷实愁霜风,兹游况如此。

安得列御方,乘之泛我止。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