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邓秀才见寄·其一》
《和邓秀才见寄·其一》全文
明 / 霍与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四壁岩崖鸟道斜,千寻绝顶得山家。

居人似不闻烟火,托屋恍疑栖绛霞。

漏石清泉风振玉,点林红叶锦添花。

胡然关外渔郎到,岂有芳桃出水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中人家的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四壁岩崖鸟道斜”,开篇即以峭壁、鸟道勾勒出山之险峻,为整个画面奠定了雄奇的基础。接着,“千寻绝顶得山家”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之高峻与山中人家的难得,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居人似不闻烟火,托屋恍疑栖绛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状态,仿佛他们与世隔绝,不为外界所扰,居住在云雾缭绕之中,如同仙人一般。这里运用了“绛霞”这一意象,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暗示了山中人家生活的超凡脱俗。

“漏石清泉风振玉,点林红叶锦添花。”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清泉从岩石缝隙中流出,伴随着微风,发出悦耳的声音,宛如玉石碰撞;林间点缀着红叶,如同锦上添花,增添了生机与色彩。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胡然关外渔郎到,岂有芳桃出水涯。”这两句以渔郎的意外到来,引出对山中独特景象的疑问。芳桃,象征着美好与珍稀,出现在水涯之外,显得尤为奇特。这不仅是对山中美景的赞叹,也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与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霍与瑕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霜夜无睡闻画角孤雁二首·其一

画角声从枕底鸣,愁霜怨月不堪听。

拥紬起坐何人伴,只有残灯半晕青。

(0)

初秋行圃四首·其四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0)

秋居杂咏·其四

穷秋杂花远,眷此霜下杰。

明金委珞璎,宝璐缀环玦。

依依风递兰,皓皓日穿雪。

若无夭冶姿,不受众目悦。

共杯泛其英,揽之肠为结。

谁能踵高门,持以浣中热。

(0)

劝农和孟大监韵

祥开龙角应三农,小队旌旗猎猎风。

秧马趣行田陌外,樯乌飞送橹声中。

穰翁预喜瓯窭满,馌妇毋忧杼轴空。

观稼西成今在望,贤侯此乐与民同。

(0)

怀仙吟

我怀仙兮神仙侣,霞裾摇曳兮居何所。

见鹤长吟犹可覆,蓬莱果在半步许。

空留宝墨落人间,字句成行秋雁序。

正心诚意语犹奇,谁识忘形相尔汝。

(0)

献金陵牧薛大夫白马诗

白马披丝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

雪中放去唯留迹,月下牵来只见鞍。

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坠耳边寒。

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王良子细看。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