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
自废田园今作主,每逢耆老不呼名。
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成。
公事况闲诗更好,将随相逐上山行。
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
自废田园今作主,每逢耆老不呼名。
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成。
公事况闲诗更好,将随相逐上山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因职务调动而返回家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如“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成”,表现了时间流逝和个人变迁,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超脱态度。
“公事况闲诗更好,将随相逐上山行。”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工作不忙的情况下,能够更加专注于诗歌创作,并且愿意追随朋友一起去探索自然之美。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精神寄托和艺术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内涵深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个人理想。
柴门永日泪沾巾,事与心违渐失真。
家住江南几万里,身留海上已三春。
明时枉作衔冤客,皓首翻为哭子人。
多谢泉州贤府主,数将书札问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