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安宅子,占得绿杨阴。
山色春来长,溪流雨后深。
树遥飞鸟疾,人近戏鱼沉。
舟子船头望,安知不解吟。
是谁安宅子,占得绿杨阴。
山色春来长,溪流雨后深。
树遥飞鸟疾,人近戏鱼沉。
舟子船头望,安知不解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和谐共处。首句“是谁安宅子,占得绿杨阴”以疑问开篇,引人遐想,随后点明了居所与环境的关系,绿杨的阴凉成为了居住之所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氛围。
接着,“山色春来长,溪流雨后深”两句,将季节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春天的山色更加葱郁,雨后的溪流显得更为深邃,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变化,也暗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时间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
“树遥飞鸟疾,人近戏鱼沉”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远处的树木与疾飞的鸟儿形成对比,近处的人与沉静的戏鱼构成和谐的画面,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存在感,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最后,“舟子船头望,安知不解吟”以舟子的视角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舟子虽可能不善吟咏,但其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感知与欣赏,却如同诗人一般,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落日倚阑干,徘徊汨罗曲。
冤魂如可吊,烟浪声似哭。
我欲考鼋鼍之心,烹鱼龙之腹。
尔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
千载之后,犹斯暗伏。
将谓唐尧之尊,还如荒悴之君。
更有逐臣,于焉葬魂。得以纵其噬,恣其吞。
连春不得意,所业已疑非。
旧国乱离后,新年惆怅归。
雪开还楚地,花惹别秦衣。
江徼多留滞,高秋会恐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