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刘校书赴沂州学正》
《赠刘校书赴沂州学正》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角声催晓雁声寒,握手都门话别难。

行李只留诗卷在,离筵须劝酒杯乾。

几行雪树台前见,千里云山马上看。

莫谓沂州毡独冷,校书原是老儒官。

(0)
鉴赏

这首诗《赠刘校书赴沂州学正》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沂州学正时的情景与情感。

首联“角声催晓雁声寒,握手都门话别难”以清晨的景象开篇,角声与雁鸣交织,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握手之间,话语间充满了不舍与无奈,将送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行李只留诗卷在,离筵须劝酒杯乾”则转而描写友人离别时的物品与场景。仅留下诗卷作为行囊,可见其轻装简从,而离别宴上,诗人劝酒至杯空,寓意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祝福。

颈联“几行雪树台前见,千里云山马上看”进一步展开想象,设想友人在旅途中的景色,雪树与云山交替出现,既展现了路途的壮丽,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辛。

尾联“莫谓沂州毡独冷,校书原是老儒官”则以沂州的寒冷反衬友人身份的尊贵与职责的重要,校书不仅是学问的传承者,更是儒家文化的守护者,以此表达对友人赴任的敬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赴任的深切祝福,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文化情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事业的肯定和支持。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天台观

芝田环拱碧崔嵬,流瀑高从天际来。

飞沫有风长是雪,寒声无日不如雷。

岩前八桂人谁折,溪畔千桃路未开。

便觉仙都清昼永,翻愁归路染黄埃。

(0)

滴滴泉

石罅来泉滴,松风杂涧声。

天明有公事,还忆此时清。

(0)

次韵李举之风雨中书事四绝句·其三

怒号通夕搅空虚,好梦那能到玉除。

枕上泰然无一念,只愁雨滴架中书。

(0)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其三

鼻观拜嘉况,名香如前闻。

尘容方一洗,藻思期三薰。

久坐欣有得,飘飘欲陵云。

都良与迷迭,芳馨此其分。

(0)

次韵李举之县丞秋日偶成·其二

朝来倾耳得街谈,颇说尘容亦可惭。

从事未知三尺守,醉心空向六经酣。

(0)

赠陈教授正仲

益友乎生所愿亲,南来深喜得斯人。

渊源师杜真知体,人物如平岂久贫。

绛帐可能淹教育,掖垣便合掌丝纶。

临行赠我五百字,楚璧隋珠未足珍。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