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方应吕,观斗忽随寅。
何意凋零日,番逢丽藻辰。
未开调柏酒,先作对芳人。
似天勤万物,早与布阳春。
在钟方应吕,观斗忽随寅。
何意凋零日,番逢丽藻辰。
未开调柏酒,先作对芳人。
似天勤万物,早与布阳春。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十五立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间的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在钟方应吕,观斗忽随寅”,以时间的流转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时序更替的景象。钟声与斗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应吕”、“随寅”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接着,“何意凋零日,番逢丽藻辰”,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往昔的凋零,却惊喜地发现如今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循环与自然更替的感慨。
“未开调柏酒,先作对芳人”,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在立春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还未开始调制柏酒,却已先行相聚,共庆新春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与喜悦,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
最后,“似天勤万物,早与布阳春”,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赞美上天的仁慈与慷慨,它早早地播撒温暖,让万物复苏。这一句既是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赞美,也是对人间温情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立春时节的生机与希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为舍祗园竹,名山结愿偏。
登临恍初地,徙倚更诸天。
不改芙蓉色,微添萝薜烟。
松云移叠嶂,花雨助鸣泉。
芒屩青从引,苔衣碧任穿。
井犹双鹤浴,瀑似片虹悬。
磬发僧归定,灯馀客借传。
新茶收月供,净氎割霞眠。
未叩无生理,聊追有漏缘。
空闻飞锡杖,不见布金田。
尽劫终成幻,降心返离禅。
祇应何所住,一钵付流年。
兹会遽为别,六街愁思生。
月沈河不见,鹊迥夜无声。
波浪鱼龙卧,关山鸿雁征。
天孙一夕语,国士九秋情。
逐世吾何拙,离居各未平。
明河无捷路,梁苑有高名。
缥缈低云树,羁栖隔露茎。
年年当此夜,念尔若为情。
六月军书下,三吴宪节悬。
日华浮组练,霜色护楼船。
一使兼文武,孤忠失后先。
海潮犀弩避,郡国虎符传。
自昔东南地,曾分阃制权。
挂帆当使马,耨火置屯田。
将帅诛求里,逃亡涕泪前。
刍粮还旧日,调发任他年。
赤籍虚难满,苍生实可怜。
萧条石壕吏,悽恻采微篇。
闾井眉须察,兵戈骨未全。
不堪家国计,为尔重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