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万声息,虎帐一灯閒。
理窟微能著,心芽邪自闲。
清风来岭表,明月出林间。
妙道当前在,憧憧空往还。
龙沙万声息,虎帐一灯閒。
理窟微能著,心芽邪自闲。
清风来岭表,明月出林间。
妙道当前在,憧憧空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首句“龙沙万声息,虎帐一灯閒”以龙沙和虎帐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一灯独照,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深思。接下来的“理窟微能著,心芽邪自闲”,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身处复杂的世界,但心灵却保持着纯净与清明,不被外界的杂念所干扰。
“清风来岭表,明月出林间”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如清风、明月,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清静无为、光明磊落。清风从远处的山岭吹来,明月从密林中透出,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最后,“妙道当前在,憧憧空往还”表达了诗人对真理或至善之道的追寻。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就在眼前,无需向外寻求,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去发现和实践。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学说中的内省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
应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沦。
嘉艳皆损污,好音难殷勤。
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
坐哭青草上,卧吟幽水滨。
兴言念风俗,得意唯波鳞。
枕席病流湿,檐楹若飞津。
始知吴楚水,不及京洛尘。
风浦荡归棹,泥陂陷征轮。
两途日无遂,相赠唯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