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承欢日,沉思痛倍饶。
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
儿鬓霜频积,亲茔树几凋。
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
忆昔承欢日,沉思痛倍饶。
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
儿鬓霜频积,亲茔树几凋。
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永思堂三首(其三)》表达了对往昔与亲人共度欢乐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失去亲人后的无尽悲痛。首句“忆昔承欢日”直接点题,回忆起昔日家人团聚的欢乐场景,而“沉思痛倍饶”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通过描绘梦境中反复出现亲人的身影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涌出的泪水,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日夜难眠的痛苦。诗人感慨岁月无情,“儿鬓霜频积”暗示自己年华老去,而亲人的墓地“亲茔树几凋”则象征着亲人的离世和家园的荒凉。
最后两句“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运用了强烈的对比,即使山可以填平,河流可以堵塞,但心中的悲痛之情却无法消除,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永恒怀念和无法填补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孤寂哀愁。
长天已无暑,佳节仙期。妆罢自启帘帏。
双星拜后漏声静,筵前凉气侵衣。
飞萤乍来忽去,望银河浅淡,凤驾将移。
含情不语,逐浮云、冉冉来时。
回首旧年情绪,今夕尽安排,花果蛛丝。
何意关山阻隔,清辉难见,尺素偏稀。
秋容似洗,爱如钩、月影迟迟。
奈纷然离思,排排不去,转蹙双眉。
小雨初残,蕉窗外、炎威半歇。
试起捲、湘帘闲望,碧天如抹。
一树蝉声清冷露,满庭花影婵娟月。
最关情、栀子送清香,离愁结。封书字。空亲切。
思君意,难安贴。忆当年,绣阁相依时节。
秀句频敲元话好,瑶琴漫谱清音彻。
怅而今、云水隔千重,何能越。
鹊喧莺语。仙眷初移府。人共乐,春长住。
烟霞辞故宅,鸾凤古新寓。
谁许见、玉楼绮户春深处。羽檄惊旁午。
明慧相扶助。戎马靖,奇勋著。
云龙声气合,鱼水英雄遇。
东阁外、扶摇直接朝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