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图清济贯洪河,一线萦纡十丈多。
今日黄流全人济,愁心谁会濯缨歌。
曾图清济贯洪河,一线萦纡十丈多。
今日黄流全人济,愁心谁会濯缨歌。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所作的《济南杂诗选四(其四)》。诗中,诗人以“曾图清济贯洪河”起笔,描绘了过去济南黄河水清澈流淌,犹如一条长带贯穿洪河的壮丽景象。"一线萦纡十丈多"进一步强调了黄河水的蜿蜒曲折和宽阔深远。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向现实,“今日黄流全人济”暗示了黄河水势可能发生了变化,不再如昔日般清澈,而是浑浊汹涌,可能泛滥成灾,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愁心谁会濯缨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情景的忧虑和哀愁,他感慨无人能理解他此刻的忧国忧民之情,只能独自唱出那象征洁身自好的“濯缨歌”。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寓含了对自然环境变迁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自我不见余秀才,夏云徂矣秋风来。
我今一到秀才宅,堂前堂后生蒿莱。
丈夫肮脏只如此,誓欲破家去乡里。
今日路旁一匹夫,当时万言干天子。
低头俛眉心不辞,养鸡牧豕身应尔。
吾今读书停云馆,仰天狂歌何衎衎。
有时野老扶杖过,烹葵摘果酒先煖。
白公堤上波欲没,期君同看溪云满。
何以别君无苦颜,男儿两足多波澜。
况复春水平登百千尺,吕梁石烂黄河宽。
今日桥头设小俎,邮筒正报潮来午。
天丝飞飞扑酒壶,君船且逗荷花浦。
浦花不可见,船去疾如箭。
三月蚕子眠青桑,思君此际过高唐。
俄然大道枣园熟,马头已饱长安粟。
长安瓜李玉不如,内家冰气颇有馀。
莫道黄沙暗额角,早凉会见秋风除。
秋风发发送吾子,不负当时旧弧矢。
老大无端怯暑寒,千里之行自此始。
我唱吴歌软且轻,为君击筑歌燕声。
燕声吹入北山去,落月亭亭挂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