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龙雷壁间泣,寒芒闪闪光幽室。
晓来启匣自抽看,桃花隐现腥还湿。
十年不用嗟神龙,徒挂空斋式墙壁。
清泉为浴砺礛䃴,陈尘拂生去寒碧。
仍收宝匣藏床头,三跃不容皆吐出。
侍儿惊走奴辟易,何事精灵动白日。
咄哉剑兮夫何为,用尔曾经在畴昔。
烟消贼死鼓声沈,戈戟旌旄尽敛戢。
尔独呜呜犹夜鸣,鸣成碧血复何益。
抽来檐下复重看,彩暗光韬类铅锡。
垂头收拾付僮儿,神器空馀人太息。
昨夜龙雷壁间泣,寒芒闪闪光幽室。
晓来启匣自抽看,桃花隐现腥还湿。
十年不用嗟神龙,徒挂空斋式墙壁。
清泉为浴砺礛䃴,陈尘拂生去寒碧。
仍收宝匣藏床头,三跃不容皆吐出。
侍儿惊走奴辟易,何事精灵动白日。
咄哉剑兮夫何为,用尔曾经在畴昔。
烟消贼死鼓声沈,戈戟旌旄尽敛戢。
尔独呜呜犹夜鸣,鸣成碧血复何益。
抽来檐下复重看,彩暗光韬类铅锡。
垂头收拾付僮儿,神器空馀人太息。
这首诗名为《看剑》,是清代诗人戴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一把古剑的细致观察与深思,通过剑的过去与现在,反映了对历史、英雄与时间的感慨。
诗开篇以“昨夜龙雷壁间泣”起笔,借剑发出的声音,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仿佛剑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着,“寒芒闪闪光幽室”,进一步渲染了剑的冷峻与不凡。诗人清晨打开剑匣,发现剑上桃花图案隐约可见,却带着腥味和湿润,暗示着剑曾经历过的战斗与血腥。
“十年不用嗟神龙,徒挂空斋式墙壁。”诗人感叹这把剑虽已闲置多年,但其神威仍在,只是被遗忘在书斋的一角。接下来的“清泉为浴砺礛䃴,陈尘拂生去寒碧”,描述了剑被清洗打磨的过程,剑身恢复了往日的光泽,如同被重新激活的生命。
“仍收宝匣藏床头,三跃不容皆吐出。”诗人将剑再次收起,但似乎无法完全抑制住剑的渴望,它似乎在呼唤着战斗的召唤。侍女与仆人的反应,更增添了剑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何事精灵动白日。咄哉剑兮夫何为,用尔曾经在畴昔。”诗人对剑为何在白天也发出声音感到不解,他质问剑,是否还在怀念过去的战斗岁月。接着,诗人回忆起剑曾助英雄们战胜敌人,平息战乱,但如今却只能在夜晚低吟。
“烟消贼死鼓声沈,戈戟旌旄尽敛戢。”诗人描绘了剑所参与的战争场景,剑帮助英雄们取得了胜利,战场上硝烟散尽,鼓声沉寂,兵器归于宁静。
“尔独呜呜犹夜鸣,鸣成碧血复何益。”尽管剑在夜晚依旧发出声音,但这些声音无法改变什么,它们只是过去的回响,无法再创造新的历史。
最后,“抽来檐下复重看,彩暗光韬类铅锡。”诗人再次审视剑,却发现剑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如同铅锡一般黯淡无光。他将剑交给仆人收拾,同时感叹神器虽在,但英雄已逝,人世间的叹息与感慨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落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主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