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迢迢恼客眠,更从镫火理残编。
关情乡国五千里,屈指光阴四十年。
缥缈帝都红日下,依稀亲舍白云边。
永怀忠孝何能尽,默默安能守太玄。
寒夜迢迢恼客眠,更从镫火理残编。
关情乡国五千里,屈指光阴四十年。
缥缈帝都红日下,依稀亲舍白云边。
永怀忠孝何能尽,默默安能守太玄。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夜寒不成寐起坐观书》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寒夜迢迢恼客眠”以寒冷孤寂的夜晚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宁静,难以入睡。次句“更从镫火理残编”则通过点燃灯火翻阅书籍的动作,展现出诗人即使在困倦中仍不忘学术追求的精神。
“关情乡国五千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深挂念,即使相隔遥远,这份情感依然萦绕心头。“屈指光阴四十年”则感慨时光荏苒,四十年的岁月悄然流逝,暗示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沧桑感。
“缥缈帝都红日下,依稀亲舍白云边”运用想象,将帝都的繁华与远方亲人的居所相对照,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永怀忠孝何能尽,默默安能守太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孝道的坚守,虽然内心充满感慨,但仍选择默默承受,坚守自己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学术追求,又有对家国的眷恋,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春风习习吹花木,千山万山一齐绿。
日午诸村社鼓喧,田家小儿健如犊。
閒来徒步上前冈,累累古冢相攒簇。
荷锄老叟向我言,元是前朝贵人族。
贵人在时势绝伦,后拥前遮来绣毂。
并吞邻土孰敢嗔,回山转水开林麓。
相连冈干成一丘,斸断云根埋宝玉。
大书功德纪丰碑,直向山前起华屋。
子孙拟作千年计,尽是老夫亲拭目。
星移物换水东流,泉下知谁伴幽独。
翁仲双双卖与人,留得三竿两竿竹。
寒食不见纸钱飞,只有啼鹃替人哭。
又说东家来卜地,役夫日夜喧山谷。
天理苍茫不可知,后车须看前车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