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老将惯登坛,见说天山战垒残。
六郡于今年少在,谁将尺组系呼韩。
河阳老将惯登坛,见说天山战垒残。
六郡于今年少在,谁将尺组系呼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光镐所作的《阅边报偶成》。诗中描绘了一位河阳老将对边疆战事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河阳老将惯登坛”,开篇即点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习惯于站在高处,俯瞰战场,观察局势。这句诗不仅勾勒出老将的形象,也暗示了他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深邃的战略眼光。
接着,“见说天山战垒残”一句,将视线转向遥远的天山,那里曾是战争的遗迹,满目疮痍。通过“战垒残”三个字,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同时也为下文的思考埋下了伏笔。
“六郡于今年少在,谁将尺组系呼韩。”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六郡,指的是古代的六个边防重镇,这里象征着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然而,如今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在,他们或许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而“谁将尺组系呼韩”则是一个典故,意指寻找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这里暗含了对边疆人才流失的忧虑,以及对如何维护边疆安全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老将的描绘和对边疆战事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战争残酷以及人才流失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安全的担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鸥雨分凉,鱼云织暝,一蓬山色依然。
瘦影斜阳,碧天摇梦成烟。
仙山依旧无消息,奈东风、换了啼鹃。
剩樽前、点点残红,飞近筝弦。
凭栏休说当时事,只丛祠箫鼓,流水鸦边。
一片凄阴,可堪送我华年。
天涯何处无芳草,到春深、便觉堪怜。
好留连、未是黄昏,休促回船。
翠袖轻翻,单衫软衬,依依小立人前。
爱绣鞋纤窄,半露裙边。
为问来因底事,羞无语、一笑嫣然。
防侬妒,自除粉黛,不整花钿。芳年。
自嗟命薄,纵历遍欢场,飘泊谁怜。
只练成仙骨,才了尘缘。
看取西风黄叶,凋零易、几个能全。
何似那、知时暮鸦,绕树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