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程湟溱太守》
《怀程湟溱太守》全文
明 / 王鸣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楚云遥隔伏波津,南望千峰倍怆神。

秋色紫薇垣上客,月明青草瘴边人。

世事古今花共对,江流天地枕相亲。

平生不会伤离别,垂老方知惜别身。

(0)
鉴赏

这首诗以楚云起兴,描绘了与远方友人的相思之情。首联“楚云遥隔伏波津,南望千峰倍怆神”中,“楚云”象征着远方的友人,“伏波津”则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与诗人之间的距离,通过“遥隔”二字,表达了空间上的遥远和情感上的隔阂。“南望千峰倍怆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思念之情寄托于南望的千峰之中,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哀婉。

颔联“秋色紫薇垣上客,月明青草瘴边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紫薇垣上客”与“青草瘴边人”相对比,前者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后者则象征着友人在异乡的孤独与艰辛。通过“秋色”与“月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希望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颈联“世事古今花共对,江流天地枕相亲”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诗人将“世事”与“古今花”并置,寓意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江流天地枕相亲”一句,以江水与大地的亲密接触,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尾联“平生不会伤离别,垂老方知惜别身”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年轻时或许未曾深刻体会到离别的痛苦,但到了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沧桑后,才真正理解了离别的沉重与珍贵。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怀念,也蕴含了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王鸣雷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东村,又字震生。明诸生。有《空雪楼集》。
猜你喜欢

虞美人·虞美人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0)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自古帝王州。
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0)

桂枝香·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0)

南乡子·嗟见世间人

嗟见世间人。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
只为从来认识神。
作麽有疏亲。
我自降魔转法轮。
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
幻化空身即法身。

(0)

诉衷情·常时黄色见眉间

常时黄色见眉间。
松桂我同攀。
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
怜水静,爱云闲。
便忘还。
高歌一曲,岩谷迤逦,宛似商山。

(0)

诉衷情·练巾藜杖白云间

练巾藜杖白云间。
有兴即跻攀。
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
尘自扰,性长闲。
更无还。
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