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旌何日向淮徐,斗酒聊停使者车。
饷事宁劳论海上,史才今已见河渠。
几人旧赐金茎露,十载名山玉笈书。
秋色蓟门怜去住,那能相对不踌躇。
前旌何日向淮徐,斗酒聊停使者车。
饷事宁劳论海上,史才今已见河渠。
几人旧赐金茎露,十载名山玉笈书。
秋色蓟门怜去住,那能相对不踌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同黎惟敬酌陈玉叔得渠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淮徐之地相聚的情景,通过“前旌”、“斗酒”、“饷事”、“史才”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前旌何日向淮徐”,以“前旌”象征着友人的到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到达的期待与喜悦。接着,“斗酒聊停使者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通过“斗酒”这一细节,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热烈。
“饷事宁劳论海上,史才今已见河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通过“海上”与“河渠”的对比,既体现了对远方知识的渴望,又强调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
“几人旧赐金茎露,十载名山玉笈书。”这两句则通过“金茎露”与“玉笈书”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赞美了友人过去的努力与成就,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秋色蓟门怜去住,那能相对不踌躇。”诗人借景抒情,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悽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五言徽外弹声古,一点眉间喜色浓。
去莠莆田成沃壤,种花寒地亦春风。
民怀惠爱祠乡祀,上奋英明即墨封。
不比寻常折杨柳,君侯髦士我衰翁。
读它人作多遗恨,君似连城璧少瑕。
楮叶国工如许刻,菖蒲灵物偶然花。
今无摩诘携同宿,后有荆公选百家。
不惜矮窗残烛下,与将朱笔撷菁华。
摩挲妙墨忆微言,故箧才馀二帖存。
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
晚生多说参诸老,它日谁堪见九原。
自叹西河索居者,暮年归梦绕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