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忠显挽词·其五》
《刘忠显挽词·其五》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临难不忘死,为忠已足多。

全生犹有路,仗节竟如何。

可验平生志,宜令后世歌。

诸儒主褒贬,毫发未容讹。

(0)
翻译
面临危难时仍不忘记死亡,这样的忠诚已经足够多。
保全生命仍有希望,但坚守气节又会怎样呢?
这能检验他一生的志向,应该让后人传唱他的事迹。
儒家学者注重评价,对他的言行一丝一毫都不能有误。
注释
临难:面临危险。
不忘:不忘记。
死:死亡。
为忠:出于忠诚。
已足:已经足够。
全生:保全生命。
犹有路:仍有希望。
仗节:坚守气节。
如何:会怎么样。
可验:可以验证。
平生志:一生的志向。
宜令:应当让。
后世歌:后人传唱。
诸儒:众多儒家学者。
主:主导。
褒贬:评价好坏。
毫发:丝毫。
未容:不容许。
讹:错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所作,名为《刘忠显挽词(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用于悼念逝者之作。诗人通过对亡者的怀念和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品格的高度评价。

“临难不忘死,为忠已足多。”这两句强调了刘忠显面对困境时仍不忘记牺牲生命的决心,他的忠诚已经是众所周知,无需再做更多证明。这里的“临难”指的是遇到危险和挑战时,能够坚守原则和信念。

“全生犹有路,仗节竟如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刘忠显一生的评价,即使在他的整个生命旅程中,还留有一些可以选择的道路,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节操,这种坚守原则的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

“可验平生志,宜令后世歌。”这里的意思是说,刘忠显一生的志向和决心,可以通过他的行为来验证,这样的精神值得被后人传唱。

最后两句,“诸儒主褒贬,毫发未容讹。”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对美好与不足的评论,以及自己对于赞美与批评之间微妙差别的理解。在这里,“诸儒”指的是那些有知识、有见识的人,他们在评价人物时既会给予高度赞扬,也会客观地指出不足。诗人强调,即使是在细小如毫发的事情上,也不容许有半点虚假或偏差。

总体来说,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品格的推崇,以及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严谨态度。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一

自别萧郎锦帐寒。凤楼日日望平安。

杏花枝上露才乾。

眉皱但嫌钿翠堕,臂销惟觉钏金宽。

薄情杨柳殢征鞍。

(0)

思佳客·其四

玉辔青骢去不归。锦中频织断肠诗。

窗凭绣日莺声婉,帘卷香云雁影回。

金缕扇,碧罗衣。蝶魂飞度画阑西。

花开花落春多少,独有层楼双燕知。

(0)

木兰花慢.赋牡丹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扬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匆匆。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拼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0)

一落索·其一

澹澹双蛾疏秀。为谁频皱。

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锦字香笺封久。

鳞鸿稀有。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0)

登吴山

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

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

青天行日月,大地布山河。

柳色沙堤路,时闻响玉珂。

(0)

寄赵庆御

十年一别双溪路,君自江南我浙东。

彼此有书无雁寄,祇应清梦与君同。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