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河曾赋鹿鸣篇,又奉潘舆上贡川。
五子循环迎一母,十分酌玉祝千年。
郁孤马祖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
兰膳馀闲翻故纸,曲江早趁燕花边。
监河曾赋鹿鸣篇,又奉潘舆上贡川。
五子循环迎一母,十分酌玉祝千年。
郁孤马祖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
兰膳馀闲翻故纸,曲江早趁燕花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亲情和寿禧的深切感怀。
"监河曾赋鹿鸣篇,又奉潘舆上贡川。" 开篇即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为切入点,提及自己曾在监河写下《鹿鸣》一篇,并将其进献给朝廷,这表明了诗人对文学的重视以及与朝廷之间的联系。
"五子循环迎一母,十分酌玉祝千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五个儿子围绕着母亲转圈玩耍,象征着家庭和睦、子女孝顺。而“十分酌玉祝千年”则是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玉”在这里不仅代表了珍贵,也寓意纯洁无瑕。
"郁孤马祖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繁盛与生命力的旺盛。“郁孤”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柿栗”则是指柿子和栗子,这些都是秋季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兰膳馀闲翻故纸,曲江早趁燕花边。" 诗人在这两句中透露出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兰膳”指的是清雅的书房,“馀闲”则是形容有余暇,从容不迫的状态。而“曲江早趁燕花边”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诗人乘舟游弋于曲折的江岸,尽情享受着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亲情、自然和文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满足,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