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寿千岁,奇村隐深岩。
悬厓数千仞,绝壁界飞湍。
猿猱讵能攀,何况斧与斤。
轮□泽云气,霜霰无改颜。
日月隐出入,若木相支撑。
神物不屡见,蛰龙蟠其根。
顷宫及阿房,雕斲穷轮般。
写材巴蜀罄,楩楠赭南山。
工师梯断壑,腰絙通以梁。
风雷辄拒之,虎豹绝来辕。
辍斤每中返,终老卧嵁岩。
岂惜根株离,致身亮有端。
不遇明堂时,良栋非所堪。
豫章寿千岁,奇村隐深岩。
悬厓数千仞,绝壁界飞湍。
猿猱讵能攀,何况斧与斤。
轮□泽云气,霜霰无改颜。
日月隐出入,若木相支撑。
神物不屡见,蛰龙蟠其根。
顷宫及阿房,雕斲穷轮般。
写材巴蜀罄,楩楠赭南山。
工师梯断壑,腰絙通以梁。
风雷辄拒之,虎豹绝来辕。
辍斤每中返,终老卧嵁岩。
岂惜根株离,致身亮有端。
不遇明堂时,良栋非所堪。
这首诗描绘了豫章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人类工程的反思。
首先,诗人以“豫章寿千岁,奇村隐深岩”开篇,将豫章山描绘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隐藏在深邃的山谷之中,仿佛拥有千年不朽的生命力。接着,“悬厓数千仞,绝壁界飞湍”进一步展现了豫章山的险峻与壮观,悬崖峭壁直插云霄,与飞流瀑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猿猱讵能攀,何况斧与斤”一句,通过对比猿猴难以攀登的悬崖与人类使用斧头和凿子的尝试,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下来,“轮□泽云气,霜霰无改颜”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即使经历了霜雪的洗礼,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
“日月隐出入,若木相支撑”则运用比喻手法,将太阳和月亮比作支撑天地的树木,形象地展示了日月交替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神物不屡见,蛰龙蟠其根”提到豫章山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生物,如蛰伏的巨龙,进一步增添了山林的神秘色彩。
后半部分转向对古代建筑的描述,“顷宫及阿房,雕斲穷轮般”,提及了古代的宫殿和阿房宫,这些宏伟的建筑需要大量木材,展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然而,“写材巴蜀罄,楩楠赭南山”指出木材的获取往往需要牺牲偏远地区的森林资源,引发了对环境破坏的反思。
“工师梯断壑,腰絙通以梁”描述了工匠们在悬崖峭壁间架设桥梁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智慧与勇气。但“风雷辄拒之,虎豹绝来辕”又揭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力,即使人类竭尽全力,也无法完全征服自然。
“辍斤每中返,终老卧嵁岩”表达了对那些因自然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工程的人们的同情,他们最终只能在山岩间度过余生。最后,“岂惜根株离,致身亮有端。不遇明堂时,良栋非所堪”总结了主题,强调了在合适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否则即使拥有卓越的才能,也可能无法施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豫章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代建筑的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