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其五》
《思归·其五》全文
清 / 沈光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以“不飞霜”暗示秋天还未完全到来,但“芦雪枫丹”则直接点明了秋意已浓,芦苇上的白雪与枫叶的红艳交织出一幅鲜明的秋景图。

颔联“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转而描写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特征。通过“民习耕渔”和“土瘠”展现了土地贫瘠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天留风月绝尘侵”则表达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纯净,仿佛是上天特意保留的一片净土,远离尘嚣。

颈联“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随着季节的变化,山川呈现出一种成熟而深沉的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寒冷的海气不仅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也让人感受到了季节更替的深刻意义。

尾联“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面对生活中的困顿(“絺绤自看还敝甚”),诗人却在月光下独自劳作(“无衣空捣月明砧”),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又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清末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光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晚宿小罗田四首·其二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水恨无多。

一花却有两花影,东卧斜阳西卧波。

(0)

读渊明诗

少年喜读书,晚悔昔草草。

迨今得书味,又恨身已老。

渊明非生面,稚岁识已早。

极知人更贤,未契诗独好。

尘中谈久睽,暇处目偶到。

故交了无改,乃似未见宝。

貌同觉神异,旧玩出新妙。

雕空那有痕,灭迹不须扫。

腹腴八珍初,天巧万象表。

向来心独苦,肤见欲幽讨。

寄谢颍滨翁,何谓淡且槁。

(0)

送清江王守赴召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0)

春兴

著尽工夫是化工,不关春雨更春风。

已拚腻粉涂双蝶,更费雌黄滴一蜂。

(0)

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

周家天球祇一只,张家今有双白璧。

前称紫薇后文昌,衙官二陆仆两唐。

金章玉句迭清锵,天孙云机织锦裳。

松心竹节争老苍,冰壶水镜明秋霜。

君不见于湖先生掌纶綍,二典三谟才一笔。

君不见笃素先生立朝端,五臣十乱半武间。

听履星辰践台斗,翻身凤池屈伸肘。

梦入飞云卷雨帘,袖却筑岩作霖手。

滕王阁上唐阿舒,春生秋杀震江湖。

吏部未见张尚书,春生尽有秋杀无。

江西十州百万户,父非姓召母非杜。

也祇周人两句诗,岂弟君子民父母。

又去南徐作好春,落霞秋水亦眉颦。

南徐父老错欣欣,玉皇催渠转鸿钧。

(0)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十

南中山绝佳,所恨人烟稀。

略无好事人,结茅临深溪。

峰顶可月亭,岸石即钓矶。

空令烟中猿,挂崖弄涟漪。

山多人自少,人远山益奇。

我舟行不留,过眼山如驰。

过眼意已足,久留亦何为。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