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十日九风雨,何事东君不放晴。
门外两株好桃李,花开准拟作清明。
春来十日九风雨,何事东君不放晴。
门外两株好桃李,花开准拟作清明。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的《偶成(其一)》描绘了春天多雨的景象,诗人抱怨春日里连续十天有九天下雨,质问为何东君(司春之神)不放晴。他期待门外那两株桃李能在清明时节盛开,以此寄托对春光和节日的期盼。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未能在适宜季节充分展现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晴朗天气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
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
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
勿为阳艳留,此处有月桂。
言毕尊未乾,十二门欲闭。
伫立望不见,登高更流涕。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