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
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
净林古梵屋,木佛岂得禦。
当门金刚恶,兹复化何许。
方丈九旬僧,足废不能举。
徘徊想旧历,突突起沙屿。
遗关茁芝菌,卧竹压麻苧。
山民穷无告,谋食屡多阻。
三乡凡几户,竟堕鱼鳖侣。
伤痛李生迂,捲尽牌头墅。
独慨虚浮身,昏迷怯幽伫。
上流未偃戈,战血冱荆楚。
近畿天示儆,岁月不我与。
就食难下咽,酸恨彻心膂。
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
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
净林古梵屋,木佛岂得禦。
当门金刚恶,兹复化何许。
方丈九旬僧,足废不能举。
徘徊想旧历,突突起沙屿。
遗关茁芝菌,卧竹压麻苧。
山民穷无告,谋食屡多阻。
三乡凡几户,竟堕鱼鳖侣。
伤痛李生迂,捲尽牌头墅。
独慨虚浮身,昏迷怯幽伫。
上流未偃戈,战血冱荆楚。
近畿天示儆,岁月不我与。
就食难下咽,酸恨彻心膂。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董嗣杲在甲戌年武康地区遭遇的大水灾后,净林寺山门殿屋受损严重的景象。诗人通过"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展现了秋季阴雨连绵,导致鼯鼠出没的凄凉气氛。接着,"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形象地描述了洪水肆虐,原本的道路和房屋被淹没,变为一片泽国。
诗人感叹于灾难中寺庙的破败,"净林古梵屋,木佛岂得禦",暗示连佛像也无法抵挡这滔天之灾。"当门金刚恶,兹复化何许",金刚怒目,似乎象征着灾难的无情。僧人们生活困苦,"方丈九旬僧,足废不能举",连行走都变得艰难。
诗中还反映了当地百姓的苦难,"山民穷无告,谋食屡多阻",许多人家破人亡,陷入绝望。诗人对好友李生的遭遇深感痛惜,"伤痛李生迂,捲尽牌头墅",李生的别墅也被洪水席卷一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上流未偃戈,战血冱荆楚",战乱未息,加上自然灾害,使得民生更加艰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灾难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试问梅花,自逋仙后知音少。
还又向、石林深处,结清边友。
心事岁寒元不改,一生清白堪同守。
历冰霜、老硬越孤高,精神好。
心太极,天机早。
闲共索,巡檐笑。
只消他香影,都吟不了。
五蕊三花才衍数,从头只数花为寿。
管年年、南极照南枝,杯中酒。
十载几风雪,又酌玉京春。
玉堂天上仙客,怜我倦红尘。
却挽翩翩飞袂,东望赤霞晨气,高处访三神。
上界足官府、翳凤快骑麟。
感生平,歌慷慨,泪沾巾。
天球苍佩,柰何偏属黑头人。
岁晚相如多病,前日冯唐已老,憔悴不堪闻。
长啸送明月,归枕北山云。
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
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
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
己喜酒尊冽,更觉*盘丰。
愿人生,常醉饱,百年中。
独醒竟复何事,憔悴佩兰翁。
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经三载,疗病不无功。
从此更多采,莫遣药囊空。
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
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
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
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
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
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
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
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