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向西瑶立赤墀,鲜云仍带绿烟宜。
要先篱菊三秋艳,不放蟾华一点窥。
颇讶夙宵凉雨疾,顿思晨发晓光披。
骚人豪举经年意,绝叹丰姿积渐吹。
应向西瑶立赤墀,鲜云仍带绿烟宜。
要先篱菊三秋艳,不放蟾华一点窥。
颇讶夙宵凉雨疾,顿思晨发晓光披。
骚人豪举经年意,绝叹丰姿积渐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诗人曹勋以红木犀为题,通过对西瑶(可能指红色的玉石或美玉)的想象,赞美了秋天的色彩和生机。"应向西瑶立赤墀"暗示红木犀在秋日阳光下显得尤为鲜艳,"鲜云仍带绿烟宜"则描绘了云彩与绿色植物相映成趣的秋景。
诗人强调了篱边菊花的艳丽,"要先篱菊三秋艳",表达对菊花盛开的欣赏,同时暗示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不放蟾华一点窥"进一步强调了对月光的忽视,因为此时菊花的光彩已经足够吸引人。
"颇讶夙宵凉雨疾"写出了连日降雨带来的凉爽,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顿思晨发晓光披"中表达了对清晨曙光的期待,显示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后,"骚人豪举经年意,绝叹丰姿积渐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以及对岁月更迭中事物逐渐积累风采的感慨,体现了他作为骚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独特感受。
我从洛阳来,坦途无百里。
峨峨见城阙,崤陵列屏几。
车马乱流渡,隐隐如浮蚁。
莫吊古战场,中原事未已。
风起远天黄,落日淡如水。
况为行路人,茫茫谁遣此。
须臾日西匿,回光射成紫。
幻影逐明生,饥乌投暗止。
此是古今情,悠悠吾与子。
达人齐恩仇,沉忧吐珠玉。
并世毁誉情,待向沧桑哭。
谁知一卷诗,早定浮生局。
君诗大国土,未屑计边幅。
精神在苍莽,万象生断续。
放笔夺天机,窅然龙象伏。
甲午造君庐,饥驱一月宿。
家贫国多难,畏行转踖踧。
幽吟互赠答,一放常千曲。
相知在肺肝,影不隔明烛。
收泪入欢娱,持瑕又抵触。
当年笃爱情,历历诗在目。
此境不可追,此诗安忍读。
墓门宿草深,昨夜梦海角。
洪涛穴蛙黾,岸圮江流横。
落日散寒乌,泊舟心转惊。
吹荻爇残火,四望无人行。
老翁七十馀,茕茕草底生。
道昔乾嘉时,舳舻控襄荆。
民富堤质坚,商吏同经营。
自遭粤匪乱,江岸无完城。
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
泥淤河身高,土薄地利轻。
前月忽昼晦,堤决沙水并。
天地战寒涛,土木蛟龙争。
颓垣掩白骨,冷灶灰烬平。
仓皇语未竟,四野闻哭声。
幼儿初学舌,向客乞残羹。
随身无饼饵,对此难为情。
酸风飒然来,坏木啼仓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