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厌羁束,乐为名山游。
五峰数千仞,拔地凌斗牛。
山光落涧影,倒挂天河流。
灵草雾露香,老木阴翳稠。
鸟鸣春盎盎,虎啸风飗飗。
耳目两以醒,虚襟清气浮。
况有希世交,居焉治林丘。
玄谈倾醍醐,荡涤方寸愁。
出没死生际,日用诚吾由。
应嗟世俗士,俯首窥王侯。
百年聊汩汩,外物终何求。
我将脱冠带,筑室东岩陬。
长年丐香饭,师也能容不。
平生厌羁束,乐为名山游。
五峰数千仞,拔地凌斗牛。
山光落涧影,倒挂天河流。
灵草雾露香,老木阴翳稠。
鸟鸣春盎盎,虎啸风飗飗。
耳目两以醒,虚襟清气浮。
况有希世交,居焉治林丘。
玄谈倾醍醐,荡涤方寸愁。
出没死生际,日用诚吾由。
应嗟世俗士,俯首窥王侯。
百年聊汩汩,外物终何求。
我将脱冠带,筑室东岩陬。
长年丐香饭,师也能容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高洁之士共处的渴望。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首句“平生厌羁束,乐为名山游”,表达了诗人对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旅行的热爱。接着,“五峰数千仞,拔地凌斗牛”描绘了高山峻岭的雄伟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山光落涧影,倒挂天河流”则通过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灵草雾露香,老木阴翳稠”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清幽与生机。“鸟鸣春盎盎,虎啸风飗飗”以动植物的声音,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耳目两以醒,虚襟清气浮”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心灵得到净化的感受。
接下来,“况有希世交,居焉治林丘”提到诗人渴望与高洁之士为伴,共同生活于山林之间。“玄谈倾醍醐,荡涤方寸愁”描述了与智者交谈带来的精神愉悦与心灵洗涤。“出没死生际,日用诚吾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应嗟世俗士,俯首窥王侯”则对那些追求权势的世俗之人表示同情与不屑。“百年聊汩汩,外物终何求”体现了诗人对短暂人生与外在物质的淡泊态度。“我将脱冠带,筑室东岩陬”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长年丐香饭,师也能容不”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
泰山鸡鸣始见日,罗浮夜半踆乌出。
南溟自是阳明谷,十日所浴光洋溢。
三足欲栖上下枝,天鸡惊起黑如漆。
珊瑚之树即扶桑,曜灵家在鲛人室。
牂牁大洋咫尺间,蓬莱一股何曾失。
未暾峰峰见东君,六螭先指浮山云。
金光直射散飞电,火轮千里烧氤氲。
玄黄鸡子连珠似,五色鸿蒙分不分。
罗山势与浮山并,见日有台当绝顶。
泰山日观高不如,俯视朱天最空迥。
台风每苦扶摇多,吹倒铁桥堕青冥。
重造飞亭今有谁,惠阳太守才天挺。
郁仪日日朝朱明,君为东道有馀情。
导引重轮勤夙夜,寅宾两珥竭神明。
昧爽沧凉好晞发,日华吐纳变金骨。
羲和为尔再中天,不使白驹过倏忽。
云衣霓裳日往来,文章更与炎精发。
《王太守作见日亭成诗以美之》【明·屈大均】泰山鸡鸣始见日,罗浮夜半踆乌出。南溟自是阳明谷,十日所浴光洋溢。三足欲栖上下枝,天鸡惊起黑如漆。珊瑚之树即扶桑,曜灵家在鲛人室。牂牁大洋咫尺间,蓬莱一股何曾失。未暾峰峰见东君,六螭先指浮山云。金光直射散飞电,火轮千里烧氤氲。玄黄鸡子连珠似,五色鸿蒙分不分。罗山势与浮山并,见日有台当绝顶。泰山日观高不如,俯视朱天最空迥。台风每苦扶摇多,吹倒铁桥堕青冥。重造飞亭今有谁,惠阳太守才天挺。郁仪日日朝朱明,君为东道有馀情。导引重轮勤夙夜,寅宾两珥竭神明。昧爽沧凉好晞发,日华吐纳变金骨。羲和为尔再中天,不使白驹过倏忽。云衣霓裳日往来,文章更与炎精发。
https://shici.929r.com/shici/hllKGt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