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
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
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优钵罗花”的植物,生长在白山之南、赤山之北的幽深之地。诗人对这种鲜为人知的花朵给予了高度评价,它们拥有六瓣的叶子和九房的花朵,每到夜晚便闭合,而一旦破晓,又绽放出各种奇异的香气。诗中表达了一种向往,为什么不生长在中国而偏居西方?诗人想象将这花根移植于庭院之中,与公堂相媚,却又感到一种高贵之感,不愿与众草为伍,独自显得那么突出和珍奇。
然而,这种美丽的花朵却不被世人所赏识,它们深藏在深山穷谷之中,被严霜覆盖。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悲凉,对于阳关道路的漫长感到无奈,曾经希望能将这些美好的东西呈献给君王,却终究没有得到机会。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分享与传达的哀愁,以及对于自然界中那些未被发现和欣赏之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