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全文
宋 / 翁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cūnyuè
sòng / wēngjuàn

绿biànshānyuánbáimǎnchuān

guīshēngyān

xiāngcūnyuèxiánrénshǎo

cáilecánsāngyòuchātián

注释2

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才了:刚刚结束。

5、蚕桑:种桑养蚕。

6、插田:插秧。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乡村四月图景。首句“绿遍山原白满川”,以“绿”和“白”两种鲜明对比的颜色,勾勒出山原与河流的景象,绿意盎然的山峦与白茫茫的水田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次句“子规声里雨如烟”,通过子规鸟的啼鸣与轻柔的春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春日。

第三句“乡村四月闲人少”,直接点明了时节与人物状态,四月正是农事繁忙之时,但即便如此,乡村中也显得忙碌而有序,并非真正的“闲”。最后一句“才了蚕桑又插田”,巧妙地运用了“才了”与“又”的转折,形象地展现了农民们在完成养蚕工作后,紧接着又要投入水稻种植的紧张与连贯,体现了农事的连续性和紧迫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江南乡村四月的独特风貌,更深刻地揭示了农耕社会中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作者介绍
翁卷

翁卷
朝代:宋   字:续古   籍贯:乐清(今属浙江)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
猜你喜欢

雨中泊蜀山见渔人自山半负樵入舟鼓棹而去

一嶂横青霭,千沤起碧浔。

行穿山半腹,坐占水中心。

蹋雨松蹊滑,冲烟蓼屿深。

时来有登涉,应不系升沉。

(0)

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其一妙光庵

孤烟抱水村,落日满云树。

乱山如连环,杨柳是门处。

青缭竹溪湾,翠点苔石路。

钟鱼寂无声,白日掩僧户。

茗碗酌云腴,香篆擢烟缕。

坐稳不知夕,炯炯山月吐。

(0)

五十少公卿赠何子楚居士

五十少公卿,三十老举子。

世间老与少,不必较年齿。

我观宦达人,颜色自丰美。

癯者忽易腴,变化一日耳。

人言老再少,信是有此理。

我为老诸生,流落逾二纪。

四十又过四,淟涊百僚底。

说老已十年,何况真老矣。

壮气推幽忧,发白面目缁。

宁有再少时,一衰乃如此。

何郎穷过我,齿发亦相似。

闲居傲轩裳,臞腹满经史。

时时吐光焰,丽句落窗几。

谁家肯终惠,试此足千里。

空令坐穷独,阁户今扫轨。

宦达世共慕,闲旷我所喜。

丈夫生世间,要自发奇伟。

富贵何足云,功名半张纸。

古来傲世士,良是穷乃止。

未有如子年,忼慨隐廛市。

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

(0)

坐忘吟

我闻天台坐忘仙,清虚石壁留真诠。

长生要妙止一篇,林间宴坐心超然。

壁观无异达磨禅,系念一处离葛缠。

真人秘语岂浪传,谷神玄牝常绵绵。

咽津纳息归丹田,溯流直上朝泥丸。

下灌舌底生玉泉,身轻超脱如蜕蝉。

御风骑气追偓佺,神游八极俯仰间。

度人济物功行圆,要看白日见青天。

(0)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其一

儿童逐遨戏,先春祷春晴。

心如飘风快,目若冰壶明。

宁为惜日计,所愿佳节并。

老来见纷丽,如乾闼婆城。

流光不可挽,譬彼空中声。

那知节物佳,翛然谢将迎。

幽灯对简编,历历记所更。

斯须闭关卧,鼻息惊雷鸣。

寤念北山北,田家已催耕。

胡为异乡久,空寒猿鹤盟。

(0)

拟寒山寺·其一二六

往事莫追寻,未来莫希望。

见在休执着,自然心坦荡。

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

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