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少林寺的景象和感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长歌游宝地"一句,表明诗人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纵情高声歌唱,流露出喜悦之情,而"徙倚对珠林"则是形容诗人停留在如珍珠般闪耀的林木之间,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雁塔风霜古"一句,通过描写雁塔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给人以古朴、沉稳之感,而"龙池岁月深"则是借龙池的深邃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这里的“雁塔”和“龙池”,都是对少林寺特有景观的描绘,通过这些具体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古老圣地的敬畏之心。
"绀园澄夕霁"表达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绀园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清新,而"碧殿下秋阴"则是描写寺内殿宇在秋天的阴凉中显得尤为庄严肃穆。这里的“绀园”和“碧殿”,都是对景色的细腻刻画,通过这些色彩的运用,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视觉体验。
"归路烟霞晚"一句,以归途中的烟霞来描写日暮时分的迷离景象,而"山蝉处处吟"则是通过山间蝉鸣的声音,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这两句诗,既是对旅程结束时光影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次游历的心境转变。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