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都门风薄衣,夜砧声里雁南飞。
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归。
九月都门风薄衣,夜砧声里雁南飞。
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归。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京城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九月都门风薄衣”以九月京城的寒风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深秋的冷意,同时暗示了京城生活的繁忙与忙碌,人们为了抵御寒冷,穿着单薄的衣服。次句“夜砧声里雁南飞”则通过夜间的捣衣声和大雁南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含着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意味。
接着,“野人不识长安乐”,这里的“野人”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诗人自己或其他远离京城喧嚣的人,表达了对京城繁华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最后,“且趁鲈鱼一棹归”则点明了诗人的归隐之意,他选择趁着鲈鱼肥美的季节,驾舟归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都市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樗杨蔽户薜缘墙,半坞依微聊可藏。
辟牖耻同凿瓮陋,覆椽戏作刈茅荒。
盆池湛湛偏涵色,庭草萋萋自有芳。
蟠礴虽无林谷美,栖迟也觉壑丘长。
主人未识平生意,独抱遗经心力费。
沿溯宓姬后与先,攻求诂训同兼异。
宁思世上逐繁华,尚向斋中勤寤寐。
似恋楹轩寡出门,颇遭亲友嘲忘事。
扬雄嗜酒且好书,爱君僻性亦复如。
兰樽满处开缃帙,芸箧香边贮曲车。
流俗妄轻何足问,襟期遥合每相于。
题诗一写坞中趣,不见莫令佳事疏。
园林深,楼台好。地阔春先到。
轻烟笼瓦,宝月窥帘弄清照。
麝薰麟带重,酒沁螺杯小。
正千金买夜,莲漏谩催晓。陌尘稀,社会了。
旧梦长安道。冰绡织句,翠管调歌又江表。
醉吟迷柳缬,雅语舒兰抱。待花时,更探山经杳。
漏箭催年,帘旌漾暝,阑珊应笑陈人。
预数花风,暗吹芳信无痕。
痴心未许流光换,倩啼鸦唤住黄昏。
判今宵,似叶寒襟,冷伴梅魂。
明朝知有提壶约,便大钱留得,扶醉前村。
卅载浮名,閒情都付桃根。
豪怀漫与潮争长,趁新潮、打桨迎春。
任寻常,酒债重重,剥啄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