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忧麦槁,度节忘蒲青。
巽二风无巽,灵均雨弗灵。
艾樽终日辍,粽席两年停。
重廑慈闱虑,中心越不宁。
望云忧麦槁,度节忘蒲青。
巽二风无巽,灵均雨弗灵。
艾樽终日辍,粽席两年停。
重廑慈闱虑,中心越不宁。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午日》。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时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母亲的担忧之情。
首联“望云忧麦槁,度节忘蒲青”,诗人仰望天空的云彩,心中忧虑着家乡田地里的麦子是否因干旱而枯萎;同时,他度过了端午节,却忘记了菖蒲的颜色,表现出他对家乡的深切挂念。
颔联“巽二风无巽,灵均雨弗灵”,巽二是古代的风神,这里指风神没有带来和煦的风;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此处以“灵均”代指端午节的雨神,表达了雨神未能带来及时的雨水,暗示了天气的不顺。
颈联“艾樽终日辍,粽席两年停”,艾樽和粽席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诗人说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习俗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表达了他对传统节日氛围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
尾联“重廑慈闱虑,中心越不宁”,“慈闱”指的是母亲居住的地方,诗人反复担忧着母亲的健康,内心感到不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