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后。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后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小辛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馀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
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后。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后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小辛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馀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简所作,名为《历代诗(其三)·商》。诗中通过对商朝历代君主的梳理,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每一句都提及一个或几个商朝的帝王,并简要描述他们的位序和时间顺序,从而展现出整个商朝自起至末的脉络。
诗歌结构严谨,每一句皆紧扣主题,通过对历代君主名字的罗列,传达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的更迭。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沉重感和王朝兴亡的哲理。
从艺术层面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其精湛的学问和扎实的古文功底。通过这种方式,杨简不仅传达了商朝复杂的君主更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梳理历史的方式,表达了对王朝兴衰规律的思考,以及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与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中国古代史诗的典范之作,它不仅记录了商朝君主的名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传递了深邃的历史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