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高山老伯牙,孤桐谁许碧笼纱。
枕痕春色天长午,坐对蔷薇一树花。
流水高山老伯牙,孤桐谁许碧笼纱。
枕痕春色天长午,坐对蔷薇一树花。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于午后醒来,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首句“流水高山老伯牙”借用伯牙弹琴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雅,仿佛在欣赏着自然界的和谐旋律。次句“孤桐谁许碧笼纱”则以孤桐为背景,似乎在说无人能理解或欣赏这如碧纱般清幽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枕痕春色天长午”一句,将诗人午后的慵懒与春日的生机融为一体,春色仿佛在枕头的痕迹上留下了印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悠长与季节的更迭。最后,“坐对蔷薇一树花”描绘了诗人静坐窗前,面对盛开的蔷薇花,享受着初夏的美丽与宁静,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今朝酒熟吾翁喜,又见生朝会邻里。
虽无盘馔罗膻劳,情话从容自嘉旨。
人生富贵固足乐,惟有工年难得似。
恬於世味心自闲,赢得庞眉更儿齿。
晨兴再拜启阿爹,从古昭昭是天理。
不因为善天降佑,何以康宁膺寿祉。
称觞膝下列儿孙,虽说居贫良亦美。
从今都不记春冬,只肖岁月将时纪。
束书但愿早还农,年年祝颂秋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