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寻三窟,传家只一经。
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
我已头居白,谁堪芥拾青。
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
投老寻三窟,传家只一经。
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
我已头居白,谁堪芥拾青。
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训子》,表达了诗人晚年对子孙的教诲和期望。首句“投老寻三窟”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仍希望为后代寻找多条生存之路;“传家只一经”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家族的传承主要依靠经书学问。接下来,“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描绘出诗人亲自指导孩子读书学习的场景,体现出他对子女学业的严谨态度和深切关怀。
“我已头居白”暗示诗人已步入老年,而“谁堪芥拾青”则表达了对后辈能否继承家业、保持清白操守的担忧。最后两句“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以兰花和美玉比喻品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良好家风的坚守和对谢氏家族(可能是指历史上有良好家教的家族)的仰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言,既有对子孙的殷切期望,也有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展现了诗人作为长辈的智慧和责任感。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太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旋开铁锁粲星桥。
快灯市、客相邀。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
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
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
鹏赋年犹少。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
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
敛万丈、光芒回照。
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
供玉齿,粲然笑。解骖赖有汾阳老。
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
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
与贺监、其归同道。
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苎乌纱帽。
邀素月,入杯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