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燔山求介子,荆人角黍祀灵均。
圣君念旧仍从谏,千古忠贤气亦伸。
晋国燔山求介子,荆人角黍祀灵均。
圣君念旧仍从谏,千古忠贤气亦伸。
此诗描绘了一位圣君怀念古人忠贤,追寻历史智慧的情景。开篇“晋国燔山求介子”一句,提及晋国的燔山之地,人们向往古代圣人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求访当年的介子一样。"荆人角黍祀灵均"则表达了对自然神明、人民安康的愿景,其中“荆人”可能指的是居住在荆州一带的人们,“角黍”则是祭祀时所用的谷物,象征着丰饶与和平。
诗人通过“圣君念旧仍从谏”这一句表达了对圣明君主能够继承古代贤君智慧,接受直言进谏的赞美。最后,“千古忠贤气亦伸”则是说这种忠诚与贤能的精神影响延续至今,依旧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神明的祭祀,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和社会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忠贤之士所持久远精神的赞颂。
片帆风渡大江平,绀宇参差入望明。
旧识名山曾有路,重来迁客不胜情。
烟霏古洞衣裳湿,云拥丹梯杖屦轻。
坐石每移松顶日,步林时听柳阴莺。
满天灏气孤亭矗,万顷湖光一艇横。
望望蜃楼开市远,飞飞燕子结巢成。
禅堂寂寞传钟响,芦岸萧条起篴声。
王谢风流尘土没,齐梁台殿莽烟生。
露薄瑶草春长驻,风落昙花雨亦晴。
自爱江山长不改,只怜人代浪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