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梦至梅花洞》,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和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帝敕王家专管竹,子猷高风谁可续。
这两句点出了王维之于诗歌界的崇高地位,如同皇帝敕令管理竹子一样,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子猷即王维,其高洁的情操和艺术造诣,令人仰望。
西州间生文与可,后来特判筼筜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特别钟爱,认为只有在西州那样的地方才能找到真正的梅花精神。筼筜谷则是用以形容深幽而不为人知的地方。
帝敕陶家专管菊,千载渊明一影独。
这两句描绘了陶淵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如同皇帝命令管理菊花一样,在诗歌界占有一席之地。千载之后,他的精神仍旧独立存在,不被世间污染。
分司旁出可无人,醉插齐山容杜牧。
这两句描绘了陶淵明与梅花之间的关系,如同他醉酒时随手插在齐山上的梅枝一样自然而自由。杜牧则是另一位诗人,他也被赋予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梅花天下第一花,天下好诗翰林家。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梅花的极高评价,以及对于“翰林家”——即文人雅士群体的赞美。他们中有许多人如同梅花一样,在文学史上留名。
孤山山下清浅水,疏影年年横复斜。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清幽的自然景象,孤山下的清澈溪流以及树木投射的稀疏影子,每年都在不经意间映照着岁月的流转。
水中漉影出此句,美玉凿石金淘沙。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洞的向往之情。水中的影子如同从天而降的佳句,而美玉、凿石和金沙则是比喻高洁与珍贵。
至今和靖一丘壑,敢有代者需齐瓜。
这两句表达了对梅花洞的一种神秘与独特性,即便是过了千年,也没有人能真正替代它的神韵。
乾坤故异醯鸡瓮,元来别有梅花洞。
这两句强调了梅花洞的特殊性和神奇,乾坤(宇宙)之中,它如同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一样,不可复制。
玉堂不隔蓬与弱,自是世人肉身重。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洞超脱尘世的向往。玉堂象征高洁和纯净,而蓬与弱则代表着凡俗世界的繁杂和沉重。
周郎妙年有仙骨,月夜往来跨鸾凤。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周公瑾(周郎)的赞美,他如同拥有仙骨一般,每当月夜便能与神仙交流,乘坐龙凤穿梭于天地之间。
自言家住梅洞中,怕泄天机称是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居住在梅花洞的说法,以及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珍惜之情。因为担心这份美好如同梦境般易逝,便不敢轻易向外人透露。
芙蓉城主传石丁,洞天是处花冥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场景,其中“芙蓉城”、“石丁”和“洞天”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自然世界的向往。
莲花博士薇花郎,玉阶除拜时告廷。
这两句通过对莲花博士与薇花郎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高雅脱俗的学问气息。玉阶则象征着纯洁和尊贵,而“除拜时告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境界的敬畏之情。
世间善赋梅花者,定皆梅洞诸仙灵。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只有那些能够深刻领悟并描绘梅花精神的人,才是真正与梅洞中的仙灵相通的诗人。
梅洞梅洞果何在,七十万里天常青。
这最后两句,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种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询问“梅洞”之所在,以及它是否存在于遥远的仙界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超自然美好的无限向往。而“七十万里天常青”则象征着永恒与纯净,是对梅花精神的一种极致赞美。